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九支紅玫瑰告慰英雄母親
2005-08-15 05:05:0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電 哈市南崗區光芒街40號一座看似普通的俄式木結構平房就是當年指揮東北地方黨組織和抗日部隊的『中樞』——原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今日,在這裡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活動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成了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因為這裡就是她當年的家,她在兩歲的時候就幫媽媽與日本特務巧妙地進行了一次周旋,成功地掩護了抗日組織免遭破壞。今日,她來到這裡還有一個特殊的心願,就是要為媽媽在窗前擺放9支玫瑰花,以此來告慰媽媽。

  1932年生於哈爾濱的馮憶羅,是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馮仲雲的女兒。1933年夏,馮仲雲一家三口搬至小戎街2號(現在的光芒街),在這裡以居民家為掩護,實際是當時的中共滿洲省委機關。父親馮仲雲當時任中共滿洲省委秘書長,媽媽薛雯是省委交通員,馮憶羅當時還不到兩歲。

  今天上午,已經年過七旬的馮憶羅老人捧著一束紅玫瑰走進了這座俄式木結構平房,在客廳裡靠近光芒街一側的窗戶前,老人有些激動地將這束鮮紅的玫瑰整理好,將9支玫瑰花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花瓶裡,然後平穩地放在了窗臺上。做完這一切,老人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樣松了一口氣,在眾人新奇的目光中,老人講起了往事。

  當年在抗日活動非常艱難的歲月裡,馮仲雲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為掩護將這個不引人注意的俄式小房租下來,在這裡生活了兩年,當時中共滿洲省委就設在這裡,經常出入家裡的人很多都是中共滿洲省委負責人,這裡一度成為指揮東北地方黨組織和抗日部隊的『中樞』機構。薛雯當時是省委交通員,負責傳送秘密文件工作。在當時非常嚴峻和復雜的抗日形式下,薛雯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每次回家之前都要在家附近轉一圈,當時的暗號為在臨街的窗前放一支紅色玫瑰花表示安全,反之則是有危險,所以,每當薛雯看見窗臺上的那支紅玫瑰就放心地進入家門,以至後來很多年中紅玫瑰在薛雯的心中一直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今天馮憶羅回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當年窗前的位置,為媽媽薛雯放上玫瑰花,不是一支而是九支,是因為媽媽薛雯在90高齡離開了她,『抗戰勝利了,這裡永遠是安全的』。

  馮憶羅老人說,從小她就聽媽媽講,她只有6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抱著她在市內跑來跑去傳送秘密文件。敵人到處設崗搜查行人,媽媽常常機智地將文件藏在小憶羅的身上。在1933年冬天,一次日本特務和偽軍以檢查衛生為名搜查這一地區,媽媽及時發現這一情況後,要將大量重要文件轉移走已經來不及了,危急關頭,媽媽將文件平鋪在床上用被子蓋好,然後迅速將地板用拖布擦濕,在敵人闖入房間後,家裡大人坐在沙發上逗著憶羅玩。由於當時外面正下雪,敵人在室內走來走去將地板弄得很髒,憶羅過去用俄語說他們弄髒了地板,敵人見孩子都用外語和他們說話,覺得這家人不一般就走了。敵人走後,大家都說是憶羅掩護了大家。馮憶羅老人說,今天的平安日子來之不易,大家一定要珍惜。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