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電 受連續不利天氣的影響,加上種植品種過於單一,我市遭受了有史以來最重的稻瘟病災害,有近14 0 萬畝稻地發生病害,全市千名乾部、農技人員下到田間地頭,指導稻農防病保產。
今年是我市水稻面積和投入最多的一年,全市水稻種植面積達21 2 萬畝,水稻長勢一直很好。但從7月1 2 日開始,一般只有在8月初出現的水稻葉瘟病害在湯原、樺南等地相繼發生,部分水稻因病未能出穗而死亡。隨後,7月2 6 日開始連續一周的陰雨大霧天氣,給病害的迅速傳播蔓延提供了天氣條件,截至8月1 4 日的高溫高濕天氣又加重了葉瘟、頸瘟、粒瘟等病害發生。全市種植水稻的8個縣(市)區都相繼有稻瘟病發生,有近1 40萬畝稻地發生病害,3 0 萬畝嚴重受災,發生面積之大、危害程度之重,為歷史上最重的一年。
災害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治工作。7月中旬,市農委向各地下發了防災抗病明傳電報。各縣市(區)黨委、政府立即組織農業乾部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調查了解稻瘟病發生情況,與農民一起研究防治意見。從7月2 0— 3 0日,各地普遍對已經發病的地塊采取了藥劑防治措施,樺川、湯原等地都噴灑了3遍農藥。目前,全市已組織了3批農業專家隊伍,深入各地巡回指導,全力指導廣大稻農防病保產。
責任編輯:單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