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電 日前,在某單位擔任領導職務的張某,因當晚與朋友聚會多喝了幾杯酒,回家後突發心髒病,待120急救中心大夫趕到時,年齡只有40多歲的張某心髒已停止跳動。在日常生活中,類似事件的不斷發生,已經為高危人群敲響了健康警鍾。
近日,記者從市120急救中心獲悉,不良生活方式成為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肥胖和乳腺病八種疾病的『頭號殺手』,哈爾濱市四成以上患者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健康飲食致病。從急救中心統計的數字來看,特別是下班後至次日凌晨,由不良生活方式等引發的疾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夜間出車搶救率達60%以上。據該中心統計,僅六月份死亡人數達232人,高於去年同期。該中心趙大夫介紹,近年來,猝死趨向年輕化,20歲至30餘歲猝死逐年增多,每天下午至午夜前猝死多為中青年,午夜至凌晨以老年人居多。
資料表明,世界衛生組織將『生活方式病』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的『頭號殺手』。目前人類疾病譜和死亡譜已發生很大變化,疾病病因包括生活方式、行為因素、人類生物學因素、環境因素和保健服務因素等方面,其中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佔了50%。
心血管專家介紹,過度酗酒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引發高血壓、心髒病、高血脂,由此導致動脈硬化、冠心病、急性心梗、腦血管畸形或肥胖等。長期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健康飲食習慣,將引發各種疾病及心理狀態,最終導致惡性疾病發生。
據120急救中心大夫介紹,由於患者猝死發病多在夜間,家屬常常不能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導致急救人員趕到後,錯過最佳搶救時間。
醫學專家告誡,對屬於高危群體的家屬要多加關注,避免意外。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結構,加強身體鍛煉則是預防突發疾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