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電 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名字經常與我國經濟改革中的熱點緊密相聯。日前,75歲高齡的厲以寧教授踏上黑土地調研,記者有幸當面聆聽他多角度把脈龍江經濟,為我省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提出思路與建議。從理論到實踐,從舉例到講故事,從國企改革到農民致富,厲以寧教授侃侃而談。他指出,黑龍江近幾年有了很大變化,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成長中的問題,要靠樹立新理念,加快發展來解決。抓住機遇建成國家裝備制造中心
記者:黑龍江如何借助國家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之機加快發展步伐?
厲以寧:有些學者認為,中國的工業化道路不必經過由輕工業到重化工業再到高科技產業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繞過容易造成資源大量消耗以及環境污染的重化工業階段直接進入高科技階段,這種工業化路線對中國是不適用的。
中國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必須建立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有我們堅實的工業基礎,鋼鐵、石油都依靠進口是無法想象的。階段繞不過去,技術可以跳躍式發展。盡可能采用最新的技術,減少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環境污染,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經濟增長的質量可以從資源消耗率、環境受損害程度、自主知識產權掌握程度以及國家安全問題四個方面衡量。黑龍江在能源、糧食、科技力量方面都有一定優勢,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抓住國家處於大規模固定資產更新時期的難得機遇,建成全國裝備制造中心、技術創新的中心。與之相配套的是成為全國熟練技術工人培養基地。同時黑龍江應依托資源加速發展科技含量較高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發展北藥產業、綠色食品加工產業,不失時機地發展信息產業,掌握自主的知識產權,盡快走上新工業化道路。在巨人到來之前練好本領
記者:黑龍江是國有經濟佔有較大份額的省份,如何深化國企改革?
厲以寧:用一句話形容當前改革面臨的形勢:『巨人正在過河』。中國加入WTO三年,過渡期不多了,跨國公司正在登陸,在跨國公司登陸中國市場之前,我們要組織好自己的隊伍,練好內功,要有自己的強大聯合艦隊,纔能與之抗衡。
國有企業改革迫在眉睫,不能再拖。有些國有企業雖然改革了,但進行得不徹底,必須嚴格遵循現代企業制度來進行改制。一股獨大不好,應該形成多股制衡,當然股權太分散了也未必好。多股制衡要優於一股獨大,這樣董事會不是一個面孔,大家商討,纔可能最後做出科學決策。因此,國企改革應該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來做。
應該實現民營經濟和國有資產平行增長。國有企業改革後,將出現一種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混合所有制將是新公有制的一種重要形式。培育農村經濟合作新模式
記者:黑龍江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村經濟發展應從哪些方面尋找突破口?
厲以寧:城鄉協調發展的重點在農民致富,農民富了,購買力強了,會帶動經濟全面發展。我到一些省調研,發現目前農村新的農業合作化方式正在興起,如專業協會、科技特派員制度、異地開發、規模經營、能人經濟等一些可喜的作法值得借鑒。為協調各類農作物生產而建立的『專業協會』保障了農民的合法權益,使農民不僅在生產領域獲利,同時也在流通領域獲利;科研人員以技術入股農業生產形成『科技特派員』制度,指導農戶盡快掌握新技術,農民富了,科技人員也富了。廣東湛江等地土地連片後公司化經營,打深井、上噴灌,產品統一出口。浙江農村一些地方實行股田制,農民入股農業經營公司,賺錢分成。黑龍江國有林場、國有農場都可探索股份制改革,如股林制、股山制,實現責、權、利一體。甘肅一些地方開展『雙培工程』,把農村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另外,走城鎮化道路也可增加農民致富途徑。放遠眼光避免惡性競爭
記者:您這次看了邊境口岸,對於中俄科技貿易戰略昇級有哪些建議?
厲以寧: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是沿海成功的經驗。黑龍江在中俄經貿合作中要放遠眼光,加大南引北進,南引資本,北進市場,不滿足於小打小鬧,要打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營銷網絡,培養一批懂國際貿易、法律、經營的復合人纔隊伍。目前我國對外貿易幾億件襯衣換一架飛機太吃虧了,要加強資源開發與科技合作,借助俄方豐富的資源發展石油化工、林化工等深加工工業;邊境口岸之間要定位分工,內部惡性競爭會抵消我們自身優勢。東北三省要搞區域合作,統一部署,共同借助俄大通道向西深入歐洲市場,向東開拓日韓貿易,形成東北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局面。黑龍江最缺新型企業家人纔
記者:黑龍江如何吸引更多人纔來創業?
厲以寧:黑龍江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型中急需通過培養引進形成一支新型企業家隊伍,企業家不是一種職位,而是一種素質。從經濟學角度說企業家要具備三個條件:有眼光、有膽量、善於投資。而中國企業家還要具備第四種條件,有責任感。目前缺乏的是具有新經營理念的企業家,這些新理念包括:要有雙贏理念,在競爭中不是消滅對手,而是優勢互補,實現雙贏;處於劣勢時不氣餒,耐心等待機會;善於把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在遇到挫折時要盡早調整策略;要懂得市場是可以創造的,困難是可以解決的。這些理念對於黑龍江經濟發展戰略制定同樣適用。
在制定人纔引進政策時首先要明確誰是最大的受益者,有的人對實行重獎不理解,事實上落實了人纔獎勵政策,實現了示范效應,吸引高級管理人員、科技人纔來黑龍江創業,最大的受益者是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