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對俄經貿:非公經濟發力
2005-08-19 10:21: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黃春英 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9日電 16日,在全國鄉鎮企業民營企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暨對俄經貿洽談會上,上海世貿集團總經理許微微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談著,她指著一個沙盤向周圍的客商介紹她的企業正在投資興建的中俄『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貿易綜合體』,其3平方公裡在俄羅斯境內、1.53平方公裡在綏芬河市內,預計總投資超過百億元,建成後將成為一個龐大的互市貿易區,在中俄經貿中起到重要作用。

  如今,像世貿集團這樣的非公有制企業,正逐漸成為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中的主力軍。

  進出口貿易有絕對優勢

  據省中小企業局局長賈玉梅介紹,日前省中小企業局對全省707家對俄貿易企業的2004年進出口貿易額進行了排行,結果非公企業以絕對優勢勝出,佔據了前10名的全部位置。

  據統計,非公經濟在我省對俄經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4年,非公企業對俄貿易額已佔全省對俄貿易總額的77.2%;今年上半年,全省非公經濟對俄貿易實現進出口總額27.53億美元,同比增長27.4%,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67.78%。目前在我省83個對俄投資項目中,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有42個;在全省第一大對俄經貿城市牡丹江市,非公企業進出口總額佔全市進出口的70%以上。

  能源、原材料進出口是當前我省對俄經貿的重頭戲,非公經濟也在此領域挑起了大梁:黑龍江鑫城實業公司投資的秋明油田61口油井,今年上半年已生產原油50萬噸;黑河市民營企業星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俄莫斯科蘭塔石油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的石油換裝管道項目即將開工,總投資5.2億元,年運輸能力初期為300噸,遠期可達到500噸;阿城華匯實業集團投資的亞歷山大市卡緬煤礦項目,已投入資金100萬美元,預計年底就可試生產。

  從『倒包』到全方位發展的跨越

  一提起民營企業做邊貿,很容易令人想到大包小包向俄羅斯販運服裝的『倒包』現象。然而現在,大多非公企業已走過了『倒包』階段,正由單一商品輸出向智力、技術、勞務等多層次、多領域發展,由將商品販賣到俄羅斯向本地加工、國外辦廠等方向發展。

  東寧縣吉信集團起初只是將南方生產的鞋運來,再賣給俄羅斯人。從2003年開始,這個公司與溫州的鞋廠合作,在俄烏蘇裡斯克建設了一個佔地6萬平方米、廠房2萬平方米的鞋廠。通過在中國境內加工半成品,在俄烏蘇裡斯克組裝完成進入市場的方式,發展加工貿易,這一創舉被張左己省長譽為『吉信模式』。之後,東寧縣華宇集團效法跟進,投資2500萬元分別在國內和俄羅斯創辦華龍、華森鞋業。目前,該縣企業在境內外共建設制鞋生產線17條,年生產各類鞋2000萬雙,產品供不應求,僅此一項拉動出口總值增長十幾個百分點。

  省委、省政府提出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就是要實現由傳統的邊境貿易向全方位的經濟技術合作轉變,非公企業在此過程中正逐漸成為主攻手。現在,非公企業正積極參與對俄出口加工基地建設,全省新建對俄農產品加工基地20個,境內對俄出口果菜種植基地面積達60.4萬畝,旺季時我省地產蔬菜在俄遠東市場的佔有率為25%,可以說,我省非公企業為俄遠東地區編織了一個『菜籃子』。

  此外,黑龍江省對俄出口商品的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傳統的商品如服裝、鞋類、紡織品的出口比重在下降,而農副產品、機電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比重在上昇,其中農副產品和機電產品的出口比重已分別佔到12%和7%,增幅超過70%,這意味著非公企業的實力明顯增強,正在逐步實現提檔昇級。

  面臨『走出去』的挑戰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謝伯陽認為,我國和俄羅斯經濟互補性很強,在科學技術、制造業、資源加工利用等領域都有廣泛的合作機會。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非公企業應認識到,想做大做強就必須走國際化道路,『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謝伯陽說,非公企業具有機制靈活、市場反應敏捷、產權清晰、控制力強等特點,在對俄經貿合作方面,如果一旦『走出去』了,肯定會大有作為。

  賈玉梅分析認為,目前我省非公企業大多比較弱小,真正有能力實現『走出去』的很少。大多數從事進出口的非公企業還在扮演著『代理商』和『采購商』的角色,辦工廠、建加工基地的企業仍是少數。另外,我省非公企業在對俄經貿中主要還停留在進口原材料的層次。比如,作為林業大省,我省並不缺乏林業方面的技術和人纔,而且每年從俄羅斯進口的木材佔全國總進口量的1/3,卻沒有在木材深加工等方面做大文章,真正實現過腹增值。

  在此次洽談會期間舉辦的中俄經濟發展高峰論壇上,副省長劉海生表示,我省今後將運用市場機制,創造寬松環境,大力支持企業參與中俄區域合作。政府將加快中俄經貿合作的硬環境建設,放寬對俄經貿合作的相關政策,加大對俄經貿資金的投入,為進出口企業提供優質快捷的信息法律服務,快速辦理對俄簽證和興辦對俄出口貿易企業手續,為中俄經貿合作提供更大的支持和服務。

  隨著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企業自身實力的增強,以及中俄經貿發展大環境的進步,相信非公有制企業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真正在對俄經貿中挑起大梁。

責任編輯:單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