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0日電 酒香但是巷子深——訪江蘇常州電臺記者湯山
記者 齊昊
通過江蘇記者的眼睛,看看南方人眼中的黑龍江。我說江蘇人是南方人,他們卻不把自己當成是南方人,他們心目中廣東人纔是真正的南方人。
![]() |
江蘇常州電臺記者湯山 |
在兩省的優勢互補上,江蘇缺乏綠色農作物,齊齊哈爾則不愧東北大糧倉的雅號,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產量節節高昇,更被譽為綠色食品之都。這方面與江蘇的食品深層次加工有廣闊的合作空間。齊齊哈爾的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地緣文化,人文資源,對江蘇都存在有無法抗拒的誘惑。可是『酒香但是巷子深』的印象還存在,在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方面,齊齊哈爾還處在在起步的階段。雖聲明遠播但是具體情況確不為江蘇人了解,這一點,也希望能夠加強宣傳溝通,把自己的好酒通過勤吆喝賣出一個好價錢。
在適應市場、引領市場到創造市場這三個層次看來,齊齊哈爾的眾多企業還處在努力適應市場的階段,市場需要什麼就制造什麼,在加強綜合競爭實力的方面仍然需要加快腳步,加大力量,佔領市場先機。創造出同行業領先的產品,只有這樣,在WTO保護期結束的時候還能站穩腳跟。企業改組要徹底,努力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市場是個綜合的概念,結合江蘇在美國辦紡織廠的經驗,湯山說,有了現代管理理念,更要全方位綜合考慮市場,江蘇的一家企業在巴西建立一個紡織廠,在中國聘請了熟練的工人,市場銷路也很好,工廠經常加班加點搞生產,但是由於他們沒有考慮到巴西人的性格特征吃了大虧,他們合同意識很薄弱,經常無故的離廠,導致產品不能如期供給,最終走向破產。這些經驗都值得改造中的齊齊哈爾好好的借鑒。
談到對黑龍江人的印象,湯山脫口而出『豪爽』。在企業經營管理上,能把這份豪爽落到實處纔是最關鍵的,采訪結束時,湯山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