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感慨 感動 ——江蘇『異地采訪』黑龍江農墾組見聞
2005-08-20 07:27: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0日(記者 高長利) 走墾區、下農田、訪農戶,江蘇『異地采訪』黑龍江農墾組一行四人每到一處,都被黑龍江墾區的大氣魄深深震撼著,為墾區人的無私奉獻深深感動著。

  感慨——萬頃良田在南方想都不敢想

  18日,農墾組采訪團臨行前聽取了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宣傳部同志的情況介紹。當宣傳部副部長張雅文介紹到墾區的總播種面積達到3239.9萬畝,糧食產量已經突破180億斤,成片的良田可以達到100萬畝的時候,采訪團的記者們都深深的感慨: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范圍的良田。

  徐州電臺記者張琳感慨地說,江蘇農業歷來看徐州,徐州的農業在江蘇是出了名的,沒有想到到了黑龍江,黑沒有見到真實的場景就已經被深深的震撼了。

  江蘇無錫新聞頻道的記者倪亞農列舉了一個例子,他曾經拍了一個農業現代化的專題,那是當地無錫市政府特意理想通過合並農田做大的,而這個大財不過區區100畝,這在無錫當地是最大的播種面積了。如今來到北大荒,真實感受到了昔日荒原變糧倉,沃野一片北大倉的情景。

  感動——老墾區人50載無私奉獻北大荒

  黑龍江墾區建設開始於1947年,王震將軍率領10萬復轉官兵進軍北大荒,開始了北大荒第一次大規模開發建設。此後,一大批抗美援朝復轉官兵、大專院校畢業生、支邊青年、知識青年又陸續來到昔日北大荒。如今50餘年過去了,昔日北大荒成了國家大糧倉。墾區人付出了太多的犧牲,采訪團的記者們被深深的感動著。19日,經過14個小時的長途跋涉,采訪團到達普陽農場。來不及好好梳洗一下,記者們就迫不及待的走進了農場職工的家庭進行采訪。張琳和周慧珠大方的走進了農場老職工家中,談農場的過去、現在。很湊巧,接待他們的張姓老太就是一個地道的江蘇人,是隨當年從朝鮮戰場復員回來的丈夫來到這裡的,一住就是50年。如今,老鄉見老鄉,話說來格外親,張老太熱淚盈眶。兩位記者也被深深感染,一起陪著老人家流淚。很多農場職工聽說江蘇老家來了人,都紛紛趕來與記者們攀談,場面熱烈異常。

  采訪團的成員都表示,這次來到黑龍江墾區很不容易,一定深入到百姓生活中,把黑龍江墾區的情況好好記錄下來,把江蘇老鄉的墾區奉獻精神帶回到江蘇。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