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普陽農場發展農村循環經濟成效顯著
2005-08-20 18:27:34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普陽農場柳東管理區秸稈氣化工程的儲氣罐

  東北網8月20日電 (記者 高長利)黑龍江農墾總局普陽農場位於松花江下游,耕地面積40萬畝,人口10380人,是一個集農工貿一體的大型機械化企業。該農場最近幾年,實行秸稈氣化、畜牧養殖沼氣化等方式,在發展農村循環經濟上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秸稈氣化——省錢環保

  走進普陽農場柳東管理區,一座儲存秸稈燃氣的氣罐佇立在村口。據管理區人員介紹,2003年,普陽農場就決定發展秸稈氣化,利用以往廢棄的稻殼、秸稈作為原料,生產燃氣供場區職工家庭生活用。當年農場在農墾總局的支持下,從山東大學請來專家實地辦公,一共投資當初看起來是巨款的120萬元建起了秸稈氣化裝置。如今,以往廢棄的稻殼、豆秸稈都成了燃料,經過氣化裝置的燜燒、過濾、氣化以後,直接可以傳輸到農場職工家庭的灶臺。燃燒後的灰燼可以作為肥料添加到農田中,而以前的玉米秸稈直接就在秋收的時候實行秸稈還田,既增加了地力,又減少了環境的污染。一次往裝置中添加300斤的稻殼,就足夠全管理區的人2天的生活用氣了。

  普陽農場柳東管理區的80多個家庭一日三餐用在秸稈燃氣上的費用只有不到0.5元,算起來比城市居民家庭都省錢。秸稈氣化不僅環保,還把以前家庭婦女從灶臺解脫出來。農場職工高興的說,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一下子就來了。

  畜牧園區沼氣池——變廢為寶

  在普陽農場的家庭牧場,沼氣的利用正由於投資小、環保、便捷等原因廣為農場職工使用。每個家庭只要花上1000多元,建起簡易的沼氣裝置,就可以把稻草、牛羊糞便等化費為寶。通過簡單工藝產生的沼氣可以用作照明,也可以用來做生活燃起。這樣還直接處理掉了畜牧養殖產生的牛羊糞便。所以每到一處,家庭牧場都不再有難聞的糞便味道。

  如今,在農場的支持下,很多養殖戶已經在使用沼氣池了。園區養殖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家庭牧場的大戶都已經嘗到了這種做法的甜頭了,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在准備建立起沼氣池,真正利用好農村的資源。

  在循環經濟理論的支橕下,普陽農場全場興辦家庭農場300戶,擁有大中型畜牧園區26個,預計年底可以實現產值9800萬元,畜牧業構築起農場經濟的半壁江山。

  巴西菇培植——讓循環經濟效益走出國門

  勵精圖治的普陽農場人把眼光投得更遠,培植巴西菇、木耳、猴頭,將這些寶貝打入外國市場。普陽農場工會在建材廠設立一個巴西菇培育基地,利用木材廠的廢料、鋸沫子、牛糞等作原材料進行巴西菇、猴頭等培植,經濟效益顯著。生產的產品已經進入到巴西市場,出口價格達到40美元/公斤。

  農場人員介紹,現在農場生產的巴西菇、猴頭、木耳等產品由於質量優良,訂貨供不應求。沒有想到農村循環經濟的理念讓我們小農場趟出一片大市場。

  在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的理念下,普陽農場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內生產總值每年接近3個億,利潤突破1800萬,全場人均收入9100元。普陽農場人深刻的體會到了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