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墾區隨處可以見到這樣的牧羊場景 |
東北網8月20日電(記者 高長利)現代化的養殖小區、遍布坡野的牛羊、純正的牛奶,走在普陽農場的每一個管理區,你都會見到這樣的場景。該農場目前興辦起家庭牧場300個,大中型畜牧園區26個,奶牛存欄3500頭,肉牛存欄6000頭,生豬存欄45000頭,預計年底可以實現畜牧業產值9800萬。而這只是整個黑龍江墾區畜牧業的一個縮影。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黑龍江墾區實施畜牧業標准化建設體系,使墾區畜牧業步入了優質化育種、科學化飼養、安全化生產、全程化監控的發展快車道。畜牧業增加值年均遞增超過30%。2004年,墾區畜牧業增加值達到26億元,畜牧業產值佔黑龍江省的1/6,人居畜牧收入遠高於全省人均水平,畜牧業托起墾區經濟的『半壁江山』。
發展畜牧業,黑龍江墾區注重良種繁育標准化建設。在選擇國內最優秀公牛種精的同時,大力引進日本、丹麥等國外優秀凍精進行品種改良。近兩年,肉牛改良比率達到70%以上,上市商品豬三元化雜交比率達到80%以上,絨山羊優良品種率達到90%。
黑龍江墾區借鑒發到國家的奶牛飼養經驗,大力推廣玉米青貯飼喂技術。幾年來墾區累計投資5000餘萬元,引進了508臺大中型青貯機械,實現了青貯種、管、收、貯的全程機械化、標准化作業。通過青貯飼喂,大大的提高了奶牛頭產量。2004年,黑龍江墾區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40萬畝,平均每頭成母牛佔有玉米青貯在8噸以上。
目前,黑龍江墾區已擁有3個萬頭以上奶牛農場,1640個各類養殖小區,21000個家庭農場,出現了一大批奶牛單產6噸以上、每頭奶牛純效益在3000元以上的養殖示范園區。
畜牧標准化管理使墾區畜牧業實現了由放牧式向全捨飼、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式經營的轉變。如今全墾區奶牛存欄28.2萬頭,佔全省的1/5;生豬、肉牛的飼養量分別為316.6萬頭和67.1萬頭;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23.3萬噸、3.9萬噸喝68.2萬噸。牛和豬飼養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畜牧業已經成為墾區經濟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