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哈爾濱市香坊區橫道街的居民,每天我都要到香坊公園鍛練身體。近日,公園要舉辦『菊花展』,從8月16日開始,公園封園游人不允許進入,而且舉辦菊花展期間,居民晨練還得花錢辦理入園證,公園作為公共場所,怎麼成了賺錢工具?每天早上去公園鍛煉身體,這已經成我的一個生活習慣。現在,這個公共場所被人為地圈了起來,而且舉辦菊花展期間進公園要收費,香坊公園為了掙錢損害市民利益的行為讓我們非常氣憤,附近的居民都不能理解。
公園舉辦展覽我們不反對,但不應佔用普通百姓的活動休閑空間!自從16日香坊公園封園以來,我每天只好到香坊區電塔街與中山路交叉口的『三角區』附近鍛煉身體,這裡過往的車輛太多,不但嘈雜而且空氣也不清新,香坊公園姓『公』,而不姓『私』,有關部門不應該單單考慮經濟效益,而把公園當成『搖錢樹』。
讀者高勝海
2005年8月17日
記者調查:
黑龍江晨報接到這名讀者的來信後,立即派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調查。
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香坊公園,發現整個公園都被『圈』了起來,一個個2米多高的鐵皮板和廣告牌將整個公園圍得嚴嚴實實。在公濱路上的兩個入口處,鐵柵欄門緊閉,一些老人和孩子在門外徘徊並不停地向裡張望,不時地發出抱怨聲。
在公園的大門旁,張貼了由黑龍江菊花展組委會發布的『封園通知』。通知稱:『為保證游客的安全和菊展的順利舉辦,香坊公園定於8月16日封閉園區,進行基礎設施及大型景觀實裱紮,除工作人員外,禁止一切人員入內,望游客予以配合。』
家住哈市香坊區司徒街的王先生領著小孫子站在公園外氣憤地說:『公園是老百姓的休閑場所,怎麼能說封就封呢?茶餘飯後到此休閑成了附近居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成了我的習慣。去年這裡也辦了菊花展,根本沒多少人花錢進去看。本以為今年這個菊花展不會再辦下去了,會還市民一個休閑空間,但是沒想到公園還是給封了起來,公園怎麼能為了掙錢而損害廣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呢?』
香坊公園的田主任稱,黑龍江第二屆菊花展將於2005年8月28日至10月4日在哈市香坊公園舉行,為了擺花和裱紮大型景觀及游客的安全,從8月16日起實行全園封閉。但是,為方便廣大群眾晨練,從8月28日菊展開始,晨練人員可憑『晨練入園證』入園。70周歲以下人員購買『晨練入園證』,票價為20元;年滿70周歲以上人員,持身份證或戶口,可購買『老年入園證』,票價為3元。
據了解,香坊公園始建於1958年,現佔地面積7.2公頃,經過1987年至1990年的改造,香坊公園已初具規模,曾以成功舉辦多屆彩燈游園會而聞名;1997年,趙尚志烈士塑像在此落成,公園成為青少年教育活動基地;2001年4月,根據哈爾濱市政府環境綜合整治的要求,香坊公園進行了敞開式改造,成為集休閑、健身、娛樂觀賞為一體的景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