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八女投江』,永垂青史
2005-08-22 20:56:50 來源:中華女性網  作者:劉福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2日電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在『八女投江』遺址——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鄉三家子村,村民也更加緬懷67年前在這裡投江殉國的8位抗日女英雄。

  1938年,抗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隨部隊西征。10月下旬,部隊來到今林口縣境刁翎鎮柞木崗山下烏斯渾河西岸。因漢奸告密,遭刁翎日寇駐軍司令長官熊谷大佐部隊千餘人包圍襲擊。在激戰中,為了掩護戰友突圍,本可渡河求生的冷雲等8名女戰士主動吸引敵人火力,奮勇作戰。後來,八女中有的受傷了,子彈也打光了,只剩下3顆手榴彈。在最後幾顆手榴彈炸得鬼子倒下一片後,她們拒絕敵人的誘降,手挽著手毅然投入烏斯渾河。窮凶極惡的敵人向河中槍炮齊發,激流中的女英雄們倒在了浪花裡。

  今年80歲的王連纔老人,在八女之中,他認識其中的兩位——郭桂琴和王惠民。郭桂琴參加抗聯、投身革命那天,王連纔曾目送她離開村莊。

  王連纔說,『八女投江』後沒幾天,抗聯第5軍給郭桂琴的姥姥家送來一塊白布,上面寫著『烈屬』兩個字,還蓋著抗聯的公章。郭桂琴犧牲時,年僅17歲。王連纔在得知郭桂琴犧牲的消息後,傷心了好幾天。

  王連纔說,王惠民是八女中年齡最小的,與自己同歲,犧牲時年僅13歲。王惠民12歲時就進了抗聯隊伍。想起童年的伙伴,王連纔說,如果她們活著也會像我這樣安享晚年了。

  據了解,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八女投江殉難地纔最終確定。

  在『八女投江』那場激戰前,師長關書范命令參謀金石峰先帶領八位女戰士過河。會水的金石峰先下水為八女趟路。當他游到對岸後,卻發現八女並沒有過河,而是為了掩護戰友留在對岸與敵人展開戰斗。金石峰目睹了八女投江的全過程,他與一些突圍出來的戰友一起指認了八女投江的地點。1982年,有關部門正式確定林口縣刁翎鎮柞木崗山下、烏斯渾河西岸為八女投江殉難地。

  在牡丹江市江濱廣場『八女投江』雕像前,東北抗聯老戰士、原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今年82歲的李敏老人動情地說:我們應該記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抗聯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雖然他們離開了我們,但抗聯精神永存,歷史不會忘記。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