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五二農場大面積推廣種植高油高產大豆 |
![]() |
八五二農場注重向科技要產量、向標准要效益。圖為該農場的水稻高科技園區。 |
![]() |
今年,八五二農場萬壽菊種植面積超過700公頃,現在已經到了收獲季節。 |
東北網8月24日電(記者 高長利) 黑龍江農墾總局八五二農場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昇產業素質,實現農產品昇級、增強了參與國際農業競爭的能力。
優化種植結構。八五二農場大力發展現代糧食產業,同時積極做大做強高效經濟作物,通過擴大優質高產作物種植規模,建立優質糧豆生產基地。如今,該農場主要糧豆種植作物面積穩定在6萬公頃,佔農場可耕土地面積的78.4%。通過擴大主導品種種植規模,該農場建立規模經濟作物生產基地。2005年,優質白瓜種植面積達7000公頃,萬壽菊種植面積超700公頃,形成了主導產業突出、特色優勢明顯的種植格局。
優化區域布局。八五二農場根據區域內各種植區的自然特點,重點形成了西部黑土區豆、麥產業帶,北部低平區玉米產業帶,東部水資源豐沛區水稻產業帶,中部白漿土區白瓜產業帶『四區四帶』塊狀結構。在區分塊狀結構的基礎上,該農場區別黑土、白漿土、草甸土三類土質,對應配套三壟栽培、平播行間覆膜和壟上行間覆膜栽培技術。通過采用不同的播種栽培技術,該農場糧豆主產區平均畝產達到430公斤,平均利潤300元。經濟作物白瓜主產區平均畝產近100公斤,平均利潤480元。
優化機械裝備。八五二農場著眼於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提高農機作業優質率,以大馬力、精准化、高強度為目標,采取該企業單一投入為企業、農戶、社會『三位一體』多元投入,建立起現代農機投資融資體系。僅2004年一年,該農場共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建立起現代農機裝備試驗區2個,帶動更新各類機械400餘臺,發展各種類型的機械聯合體11個。100馬力以上機械總動力達到2.5萬千瓦,作業量超過6萬公頃。
優化產品質量。八五二農場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加快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競爭水平。該農場2004年實施並獲得了ISO9000標准認證,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國際通行質量標准認證的農業企業。該農場還進一步完善農業投入品使用制度、技術操作跟蹤制度和產地標識制度。在全面實施無公害生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綠色食品17000公頃,經歐盟、日本等國際認證組織認證的有機食品7000公頃,2004年就實現創匯8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