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電 這兩年,凡是跟『綠色』有關的產品都格外暢銷。精明的綏棱人看出了門道兒:綠色農產品,不就是咱們當地的『笨』字號農產品嘛。原來這一『笨』出『錢』途!
現在市場攤床上賣的肉雞每只也就十二三元錢,可是本地的小『笨』雞咋說也得二十元錢一只。同樣是雞,差距咋這麼大呢?要知道現代人吃的可不再是滿嘴流油的高脂肪食品,他們講求的是味道、口感。綏棱人正是抓住了這一苗頭,把小雞雛統統趕到山上,吃螞蚱,喝露水,撒歡地跑。改良後的小『笨』雞雖然個頭比肉雞小了一大圈,但是肉質好,招人得意。綏棱人還給這種雞起了一個純綠色的名字---『森林雞』,成立了『綏森林產品有限責任公司』,以股集資,分戶經營,統一銷售,注冊了『綏森』牌商標。『森林雞』屠宰冷凍後,進車間,打包裝,貼商標,一翻『梳妝打扮』後,『綏森』牌『笨』字號綠色食品森林雞進省城、跑大連、闖北京……一路南下十幾個大中城市。去年10萬只森林雞,撈回來100多萬元的鈔票。
大鵝本身就是『笨』字號產品,專吃青草雜糧的『笨』鵝,南方人可是情有獨衷,香港、深圳、上海、浙江等地客商紛紛探道,想要建立長期供貨關系。這下,綏棱的『笨』鵝有了『錢』途,去年,養殖大鵝80萬只,純收入1200萬元。綏棱的『笨』鵝不僅養出了『錢』途,還拉長了產業鏈條。綏棱縣食品公司,龍頭型加工企業,眼瞅著到嘴的大鵝被外地客商拉走了,真是心有不甘。2004年,公司轉制實行民營化,先後投資400多萬元,改建擴建4100平方米廠房,引進安裝2條先進的大鵝精深加工生產設備,企業的吞吐能力大大增強,產品也由以往的單一出售白條鵝,轉向精深加工,鵝頭、鵝翅、鵝腿、鵝掌分類加工,分割包裝,各賣各的價,打進了京津的超市,銷往滬、浙、川。『笨』鵝越叫越響,今年8月22日,公司又與浙江客商投資1500萬元新建3000噸冷庫,增強企業生產能力,促進了龍頭、基地的雙向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