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9日電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了記者劉紅偉采寫的題為《哈爾濱『綠網教室』緣何叫好不叫座?》的報道,全文如下:
今年暑假,旨在為中小學生提供健康上網場所的校園『綠網教室』在哈爾濱遭遇到了發展的難題,其所面臨的尷尬局面發人深思。據了解,目前已有近一半的校園『綠網教室』由於暑假期間沒有學生上網而被迫關門,這與校園『綠網教室』創辦初衷相去甚遠。
日前,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幾家開設了『綠網教室』的學校。
集中上網缺乏吸引力 『綠網教室』少人問津
這個暑假,哈爾濱市在多數學校開設了『綠色網吧』,就是利用學校現有的信息教育設備和場地,在學校建立『綠網教室』,對本校和社區內學生開放。『綠網教室』有教師現場監督,又統一安裝了防堵不良信息傳遞的過濾軟件,可以有效地防止黃、賭、毒、反動、暴力等有害信息的侵入。
『綠網教室』的出現,解除了學生家長們的後顧之懮,受到他們的歡迎和好評,但卻遭到大部分學生的冷遇。不久前,黑龍江省文化部門對哈爾濱市的網吧進行了一次專項大檢查,檢查結果令人吃驚:在所抽查的10多家網吧中,都有未成年人上網現象,與此同時,暑期開闢的『綠色網吧』教室卻備受冷落,有的竟然整天都空無一人。『綠網教室』為何叫好不叫座?
在幾所重點中學,記者發現,盡管硬件設施比較好,但是來『綠網教室』的學生寥寥無幾。一些學生和家長反映,自己家裡一般都有電腦,沒必要大老遠跑到學校上網。記者從一些學校了解到,在『綠網教室』值班的教師沒有補助金,有時需要進行人員協調,輪流值班。由於來『綠網教室』的學生不多,又零零散散,有的學校采取了集中上網的辦法,盡量多湊一些學生一起來上網,約定時間,確定值班老師,組織學生統一上網。
『綠色』游戲級別低 社會網吧更招人
不同城區之間,『綠網教室』的開展情況有著很大不同。在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學校『綠網教室』常常空無一人。而在道外區的幾所學校,由於學生們家庭電腦普及率較低,所以『綠網教室』更受歡迎。
道外區北馬路小學四年級二班的劉婷婷告訴記者,她這個暑假到過『綠網教室』五六次,主要是查查資料,准備下學期的課程,有時候打打游戲。電腦裡安裝了一些益智類游戲,回答問題得分便可闖關,一些女生比較喜歡玩。五年級一班的殷聖然說自己偶爾會玩一次『拳皇』游戲,而對『暗黑』、『傳奇』、『反恐』這些網絡游戲知之甚少。
一些益智游戲對小學生來說可能很有吸引力,但是對於中學生來說恐怕就顯得級別太低了。記者走訪了市內幾家營業性網吧,時不時地仍然能發現未成年學生的身影。在安國街一家網吧裡,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沮喪地對同伴說:『裝備丟了,白砍了。』這些詞在外行人聽起來可能不知所雲,但是對於沈湎網絡游戲的中學生來說,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
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學校教育處處長張文彬說:『去年暑假開設「綠網教室」的學校有38所,到寒假的時候增加到52所,今年增加到了73所。從趨勢上看還是逐年增加的。從我們前段時間調研的情況看,一些郊縣、城鄉結合部開展得比較好,比如尚志市、賓縣,而市區內部不是很理想。』
增加『綠網』趣味性 要『綠色』也要『快樂』
就上網環境來講,大多數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還是更喜歡在學校裡上網。在第一批開辦『綠網教室』的哈爾濱市第七十八中學,校長田自珍告訴記者:『學生、家長都很喜愛「綠網教室」,學生到學校來上網,家長放心,費用也比營業性網吧便宜。』該學校還有計劃地組織了棋類比賽、Flash比賽、電子辦報制作比賽等活動增強『綠網教室』的吸引力。但是這些都不能治療『綠網教室』的一個硬傷,就是內容供應的單調。
目前,『綠網教室』大都是學校集資辦的,投入明顯不足。北馬路小學負責『綠網教室』的兩位老師說:『我們的機器都是2002年配備的,賽揚的處理器,配置很低。一套教育軟件起碼要幾千塊錢,有的好幾萬,每年的寬帶費用要7200元,這些都需要資金投入。我們有時候只好通過其他學校一些朋友,互通有無,借軟件用。』
『我們提倡遠離網吧,但不能遠離網絡。網絡是現代科技,不能讓中小學生在這方面落後,不能因為網絡有負面影響我們就回避它,要積極地應對。』據張文彬處長介紹,下一步,他們一是要繼續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工作,認識『綠網教室』;二是呼吁社會多開發學生軟件,豐富上網內容,把『綠網教室』辦得更有吸引力。
專家建議,要使『綠網教室』受到更多歡迎,必須解決重教育功能、輕娛樂功能的弊病。不能認為開放了綠色網吧,安裝了過濾軟件,學生們就會主動遠離不良網吧。『綠網』要對學生們形成吸引力,要增加符合孩子天性的娛樂和游戲內容,寓教於樂,逐步引導中小學生養成健康的上網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