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9日電(記者 杜筱) 在現實生活中,胃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似乎沒啥大問題,一般都愛根據自身癥狀進行自我藥療,很可能延誤胃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哈爾濱市專家提醒,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區,但早診率卻不足10%,大約95%胃癌患者確診時已是終末期。因此,有胃部不適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37歲的金先生是某企業公司的業務主管,由於工作性質飲食沒無規律,久之落下胃痛的毛病。每次胃病犯得厲害了,就到藥店買點口服藥來緩解一下,一種藥不止痛了再換另外一種胃藥,然而時間長了,用什麼止痛劑也無濟於事了。幾天前金先生到哈醫大二院做胃鏡檢查,竟被發現患上了晚期胃癌,癌細胞已侵潤到胃壁漿膜層外面,和周圍的組織、器官嚴重地粘連到了一起。
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院長張豈凡教授告訴記者,在現實生活中,像金先生這樣的胃病患者不在少數,他們總是習慣於胃痛就到藥店買藥自行服用,一直到把熟悉的胃藥都吃遍了,病情反復發作不斷加重,最後不得已纔到醫院看醫生。此類患者如果是胃癌,大約95%都是終末期。事實上,早期胃癌的表現,類似於潰瘍病或胃炎的癥狀,如反酸、惡心、厭食,隨著疼痛的加重,體重會進一步下降,且有消瘦、貧血等變化。盡管因此,在胃疼、胃區不適或消化道不適的時候,應該及時去醫院做胃鏡、鋇透、CT、彩超及脫落細胞、大便潛血等實驗室檢查,搞清到底是何原因,以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張豈凡教授特別強調,盡管許多人的胃疼就是一般性胃炎,但最後發展成胃癌的亦不在少數。這就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又反復出現胃痛癥狀的人,應提高警惕;而那些生活無規律、工作緊張繁忙,且長期吃醃制品、咸菜或發霉食物的人,也應及時體檢,進行排查。需要指出的是,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