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30日電 近日,遼寧省出臺法規規定:『酒店的泔水不得用以養豬,違者將被處以最高3萬元的罰款』。目前,哈爾濱市在處理俗稱泔水的餐飲垃圾方面尚無相關法規,每年10餘萬噸的餐飲垃圾成了豬的『美食』,大量垃圾豬豬肉走上市民餐桌,給市民健康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
法規出空白泔水成危害
記者從哈市有關部門了解到,哈市近2萬家飯店每天產生餐飲垃圾二三百噸,每年產生10餘萬噸餐飲垃圾。目前,哈市尚未出臺處理餐飲垃圾的相關法規,每年10餘萬噸餐飲垃圾大部分成了豬食,有的被提煉成了『地溝油』,還有的被倒入生活垃圾場和下水道等,對市民健康和城市環境產生嚴重的危害。
泔水流向一:垃圾豬的美餐
近日,記者隨機走訪了道裡區幾家飯店發現,大部分泔水都被城郊的養豬戶『承包』了。24日一大早,記者在安和街一家飯店門前看到,一中年男子正往外拉泔水,裝泔水的桶油跡斑斑,桶裡飄著牙簽、餐巾紙等,放了一晚的泔水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氣味。這名男子說,他住在城郊,家裡養了十幾頭豬,這一片兒飯店的泔水都讓他給包了。養豬用泔水比飼料便宜很多,一個月給飯店交幾十元就行。在他們那裡,很多養豬戶都用泔水喂豬。
隨後,記者跟這名男子來到顧鄉一偏僻的住宅區,發現這裡的養豬戶大多用泔水做豬食,早上從飯店拉回的成桶泔水,在裡面撈一撈牙簽、瓶蓋等廢棄物後就直接喂豬。
據了解,現在哈市80%的餐飲垃圾都被用做了豬食。
泔水流向二:地溝油的原料
據了解,有一些人收購餐飲垃圾後,把這些垃圾中的廢棄油脂進行再次提煉,制成『地溝油』,然後再摻入食用油中出售。這種油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給市民健康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泔水流向三:與生活垃圾一起倒掉
此外,還有一些找不到泔水買主的飯店將泔水直接倒入生活垃圾場。近日,記者在動力區農林街上的幾個大垃圾桶看到,周圍小飯店把泔水放入其中,致使蚊蠅亂飛、氣味難聞,令周圍的居民苦不堪言。還有的飯店將餐飲垃圾倒入排水管道裡,致使管道堵塞。
健康有隱患環境被污染
目前,哈市餐飲垃圾已成為危害市民身體健康、污染環境的污染源之一。據衛生監督管理部門介紹,餐飲行業大量使用消毒液、洗滌液,導致鉛、汞等重金屬元素混入泔水中,長期用這樣的泔水喂豬,重金屬會在豬的體內大量殘留,這些重金屬將轉移到食用者的體內。
同時,泔水是細菌、病毒快速繁殖的溫床,一些人畜共患病、烈性動物傳染病極易通過垃圾傳播給豬,消費者一旦食用將可能染病。用泔水直接喂豬將大大增加豬感染各種疾病的機會,使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正常飼料喂養的豬成倍提高,大量抗生素的持續應用還會造成嚴重的藥物殘留,泔水中大量的油脂、膽固醇等有害物質也會通過豬肉轉嫁給人體,給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此外,一些人用泔水提煉出的地溝油因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對消費者的危害更大。
政府牽頭商業運營
集中處理解決問題
哈市將出臺法規管理餐飲垃圾
據哈市環保部門有關人士介紹,現在餐飲垃圾的處理已成為每個城市都遇到的難題。盡管餐飲垃圾所產生的危害早就引起了環保部門的重視,但解決起來存在一定困難,主要是因為沒有成熟的處理方法。有的城市曾用焚燒掩埋的辦法處理餐飲垃圾,有的城市曾嘗試將泔水轉化為沼氣,還有的城市環衛部門上門收餐飲垃圾,但是這些處理方法不僅復雜而且成本較高。
哈爾濱商業大學的有關專家認為,餐飲垃圾的處置最好由政府牽頭,商業化運營,讓有實力的投資商投資經營。這樣既不增加政府負擔,又能為老百姓解決健康隱患,同時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
目前,國內一些發達城市已開始建立餐飲垃圾處置中心,將泔水變為優質飼料,而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記者從哈市環保部門獲悉,不久後哈市將出臺首部有關餐飲垃圾處理的法規,對餐飲垃圾進行嚴格管理,這對根治哈市餐飲垃圾的問題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新聞鏈接
近年來,上海等城市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對餐飲垃圾進行專項加工再利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其中,上海市農委、市商委、市公安局等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對郊區中小型生豬飼養場、點進行專項治理的通知》,禁止直接用餐飲垃圾飼喂生豬,同時采用先進技術,通過堆肥、焚燒和生化處理等多種技術處置餐飲垃圾,走出一條城市垃圾處置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市場化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