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敬廉崇潔潤童心—哈爾濱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紀實
2005-08-30 10:33:3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侯秀紅 黃明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30日電 誠信做人、敬廉崇潔。緊緊圍繞這個主題,道裡區在全區積極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根據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認知規律,從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通過『十個一』活動,把廉潔文化進校園自覺地融入到德育教育、課堂教學、團隊活動、師德師風建設中來,使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根植於教育教學中。

  用簡單語言詮釋深刻哲理

  把青少年廉潔教育工作和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體驗中得到中華美德的熏陶,讓廉潔『植根』他們的心田。尚志幼兒園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開展『不拿別人的東西』的主題活動,寓教於樂,使孩子們從小懂得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在潤物無聲中轉化為孩子們的潛意識行為。

  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利用校內的傳媒,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尚志小學校園電視臺的課間新聞經常播出校園裡發生的事,表揚好的行為,指出不良現象,使學生自覺揚善棄惡。道裡區51中學精心創作了以歌頌孔繁森、任長霞、牛玉儒等先進楷模為內容的歌曲『使命的召喚』,在學生中教唱,學生們通過優美的旋律懂得了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的含義。

  啟發引導寓教育於無形中

  充分運用課堂教育中既有的廉潔教育資源,不著痕跡地對廉潔內容進行重點提示和講解,改變那種枯燥乏味、了無新意的命題,力爭將廉潔意識通過課堂教學這一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融入學生的意識行為之中。美術課上的漫畫創作,音樂課上的廉潔之聲,語文課上的公僕形象,無不讓學生們在學習掌握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廉潔教育,從而讓他們自然地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對於小學生,廉潔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的是引導、啟發,甚至是灌輸。而對於即將踏入成人階段的高中生們,則更需要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之行為能夠自覺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要求。14中學學生挖掘語文和歷史課本中的相關教學內容,自編自導自演以民族英雄岳飛事跡為內容的課本劇『精忠報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在身臨其境的演出中得以傳承。

  實踐中明辨善惡美丑

  道裡區充分發揮團委和少先隊的活動作用,積極創造能觸及學生心靈的社會性教育行為,如開設主題班團隊會,舉行主題昇旗儀式等,使他們在活動中廣泛接觸各種社會現象,學會怎樣分辨真善美、假丑惡,懂得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從而培養責任感和榮譽感。

  孩子並非生活在真空當中。他們對現實生活中出現各種不良現象不可能不聞不問,我們不可能把他們的眼睛遮住、耳朵塞住去適應和面對未來的社會。新康小學在學生中開展了以『小眼睛在行動』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鼓勵全體少先隊員去尋找和發現存在校園中和社會上的生活陋習和不良現象。孩子真正用自己的雙眼去看、去了解、去感悟。康富小學『爭做小公僕、服務為他人』輪流競選班乾、隊乾的制度在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老師不再指定班乾隊乾,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來展現自我。

  主體班團隊會也是廉潔教育的一項重要載體。57中學的『革命精神代代傳』主題團會上,團員們重溫中國革命歷史,暢談如何將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與時代相結合,通過革命傳統教育使心靈得到昇華。40中高二·六班同學們自編自演的褒揚先進人物、抨擊腐敗分子的三句半幽默風趣,而諷刺腐敗現象的小品更是引來陣陣會心的笑聲。同學們在笑聲中明白了『以廉為本,誠信做人』的道理,思想得到了啟迪。

  教師的行為是無聲的榜樣

  將廉潔教育融入師德建設之中,就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帶動作用,讓教師用自己規范的言行教育影響學生、引導學生。

  要達到這樣的作用,教師所處的環境必須是廉潔的、淨化的。『敬廉崇潔』教育首要的是改變教育者自己。道裡區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敬廉崇潔』教育活動,教師的思想也得到昇華,靈魂得到淨化。

  拒收學生家長的饋贈、不利用家長的權力謀私利、對學生一視同仁、主動幫助貧困學生……一樁樁承諾、一件件好事,使教師成為校園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湧現出一大批師德先進典型。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