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電 按照紮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的數字,紮龍棲息著500多只丹頂鶴,其數量約佔全世界總數的五分之一。
前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其波博士1987年5月在齊齊哈爾召開的國際鶴類學術研討會上說:『就鶴而言,沒有哪一個國家有中國這樣多的品種。因而保護鶴類,中國和紮龍濕地也就比其他國家負有更大的義務。』
觀鶴節,紮龍觀丹頂鶴
『鶴鳴九皋,聲聞於野』!
我省西部城市齊齊哈爾可以說因鶴而聞名。
8月28日,第五屆中國綠博會暨觀鶴節在齊齊哈爾市開幕。中外來賓切實領略了有著『仙鶴』之稱的丹頂鶴的風采。
今天,丹頂鶴的仙姿再次令紮龍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內人滿為患。來自長沙的田中女士興奮地說:『丹頂鶴太美啦!這裡的自然環境真讓人羡慕。』
『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大的以丹頂鶴等珍禽鳥類為主的濕地生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李長友的介紹充滿了自豪和喜悅,『說紮龍是鶴的家鄉,鳥的樂園,一點都不為過。全世界有2500多只丹頂鶴,生活在紮龍的就佔據了五分之一。』許多國內外的游客不遠萬裡來到這裡,就想一睹丹頂鶴等珍禽的芳容。
在導游的引導下,記者與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在風景區內觀看景區內的各種鶴類,導游小姐用甜美的聲音向游人講解:全世界現有15種鶴,中國有9種,紮龍就有丹頂鶴、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蓑羽鶴6種之多。紮龍現有260多種鳥類,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就有35種。她說,紮龍濕地還是在太平洋島國、我國東南沿海或長江中下游越冬,在蒙古、俄羅斯繁殖的跨國遷徙飛行鳥類的『驛站』。
沒有看到野生的丹頂鶴總是覺得有些遺憾。8月30日上午,在向導的帶領下,記者一行乘船進入紮龍核心區狐狸芯尋找野生丹頂鶴,可仍無果而返。
然而,一路上紮龍絕美的景致足以讓人陶醉:那一望無際的蘆葦隨風蕩漾,蒼鷺、草鷺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鳥兒引吭高歌。坐在小舢板上,比人還要高出一頭的葦子被『劈劈啪啪』地撲倒在船底,一群小直昇機一樣的蜻蜓作攻擊狀懸在船頭,被當地人稱作『老等』的魚鷹在空中盤旋著,盤旋著,突然紮入水中,銜著小魚迅速飛離……
『捧上一杯水,獻給丹頂鶴』
由於紮龍濕地地處黑龍江省的西部乾旱風沙區,年降雨僅300多毫米,而蒸發量達1100毫米以上,經過一個冬春的蒸發滲漏和濕地下游外泄,每年夏季都不同程度出現缺水現象。2001年,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再度遭受嚴重乾旱,致使紮龍自然保護區濕地核心區的水面面積縮小。
缺水,使紮龍濕地風光不再;缺水,還讓紮龍濕地遭受了一場火的浩劫。
2001年10月,一場大火突然降臨紮龍,過火面積達210平方公裡。為搶救紮龍自然保護區,使其恢復濕地面貌和功能,保護這一鳥類的『樂園』,黑龍江省政府和齊齊哈爾市、大慶市政府拿出300萬元專項資金,於2002年4月21日開始,從150公裡外的嫩江跨流域為紮龍濕地人工調水3億立方米。經過兩年的努力,紮龍自然保護區濕地的核心區擴大到了650平方公裡,有效地改善了丹頂鶴的棲息條件,滾滾而來的嫩江水滋潤著乾渴的紮龍濕地,使這一珍禽的家園再現勃勃生機。
2001年的紮龍大旱,同樣考驗了鶴城人對丹頂鶴的愛心。
『捧上一杯水,獻給丹頂鶴』,這是齊齊哈爾丹頂鶴保護協會在2001年紮龍出現水危機後開展的活動。
『鶴協』秘書長蘇守芳在報紙上撰文:『沒有紮龍就沒有丹頂鶴;沒有丹頂鶴就沒有鶴城!』他和協會的會友們發出了這樣的號召:愛我鶴城,愛我鶴鄉,愛我丹頂鶴!一時間,全市人民為丹頂鶴捐款『解渴』資金累計十幾萬元。
『鶴協』是齊齊哈爾丹頂鶴保護志願者協會的簡稱,1997年10月,齊齊哈爾丹頂鶴保護志願者協會宣告成立。據介紹,成立8年的『鶴協』已經發展會員710名,是該市實際擁有會員最大的社會團體。成立以來,先後救助受傷丹頂鶴37只。
鶴城『鶴』字知多少
齊齊哈爾夢鶴苑丹頂鶴宣傳教育中心負責人王克舉告訴記者,齊齊哈爾有著濃郁的鶴文化。『鶴城人愛鶴,不信你瞧,滿街鶴字牌匾林立。』據其介紹,全市冠以鶴名的企業達78家,如華鶴集團、鶴日電池、金鶴亞麻等。而帶鶴字的產品則數不清了。『已經舉辦10屆的觀鶴節大大提高了齊齊哈爾城市的知名度。』齊齊哈爾市政府副秘書長高立群說,丹頂鶴是鶴城齊齊哈爾的名片,是屬於黑龍江的,也是屬於全中國的寶貴財富。
2004年底,高立群曾代表省政府向北京奧組委遞交推薦丹頂鶴為2008奧運吉祥物的申請報告。高立群說,2004年的一次網上征集國鳥候選投票,丹頂鶴的得票數最多。
紮龍傳說的現實寓意
紮龍的名字的由來聽起來很美。在紮龍采訪,當地人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紮龍的傳說。
相傳在古時,現在的紮龍自然保護區曾是一片鹽鹼地,方圓百裡內只有一個小小的村落,散居著幾十戶人家。由於土地瘠薄種不了莊稼,只能靠燒土鹼艱難度日。
有一天,疾風頓起,烏雲蔽日,一個龐然大物從天空中紮落下來。人們驚慌不已,紛紛關門閉戶。當時,有個徐姓的大膽壯漢提著木棍趕去察看,發現一條巨龍紮落在乾涸的地上。村裡人聞訊,紛紛趕來圍觀,只見巨龍鋒利的龍爪深深地摳進乾裂的土中,雙目垂淚,欲飛不能。一位銀發長者告訴大家:『龍是水性天神,能為人間行雨造福,大家趕緊搭棚澆水,救它脫凡歸天。』於是,人們湊集了很多木杆和被褥,給巨龍搭了一個巨大的涼棚,還從遠處擔來清水澆在龍的身上。可是由於天氣燥熱,巨龍身上鱗片開始脫落。眾人心急似火,紛紛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後來,天上的『百鳥仙子』被人們的善良所感動,派丹頂鶴率領白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蓑羽鶴、大天鵝及眾多小鳥飛到人間。它們展翅盤旋,為巨龍遮日蔽蔭,呼風喚雨。不出幾天,濃雲壓頂,電閃雷鳴,頃刻暴雨狂瀉、洪水猛漲。巨龍得水後,一躍騰入高空,隨後俯首下望,曲身拱爪向救它性命的人們點首三拜。
巨龍飛走之後,奇跡出現了。
人們發現在巨龍飛起的地方,竟成了一個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泡子,泡中魚蝦豐盛,荷花、菱角花芳艷誘人,周圍被龍尾掃過的地方還長出了茂密的蘆葦。從此,這裡成為風調雨順、地產豐富的寶地,丹頂鶴便留下定居了。人們為了紀念與神龍、天鳥的緣分,就把這裡稱為『紮龍』和『鶴鄉』。美麗的傳說賦予了人文精神,而現實狀態下,人們為保護紮龍濕地、保護丹頂鶴,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的真實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