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盤點盛夏:黑龍江納涼蛋糕有多大?
2005-08-31 10:51: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經濟報   作者:張英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1日電 炎炎夏日,與南方酷熱相對應的是黑龍江大地的避暑游。蜂擁而至的國內外游客,讓龍江人領會了一個新名詞———清涼經濟。清涼的夏日正成為一種獨具優勢且不可多得的資源,這種資源帶來的是不可估量的效益。

  避暑旅游頻掀熱浪

  入夏,清涼宜人的哈爾濱魅力大增。耐不住高溫酷熱的南方游客紛紛把目標鎖定在黑龍江,甚至很多全國性的會議也移師冰城。導游『活』忙,旅游車活兒好,景區住房緊俏,機場、火車站客流量不斷攀昇。黑龍江的夏季旅游掀起從未有過的熱浪。

  游客的爆增讓黑龍江省各大旅行社忙得不亦樂乎,哈爾濱一旅行社負責人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她說,今夏的接待人數比過去高出六七成,主要來自上海、廣州、武漢等南方省份和國外。不僅人數激增,游人在哈停留時間也由過去的2-3天延長到6-7天。武漢游客張亦蒙說,在黑龍江避暑度假的感覺很『爽』,這種清涼不是空調能帶來的,這是大自然的恩賜。

  采訪中許多人表示,過去夏季到哈爾濱通常是赴俄出境游中轉,這次來不為觀光,是專程來享受清涼的!

  『涼機』與良機

  黑龍江的夏季的清涼資源正在引起關注。僅以哈爾濱為例,哈爾濱夜間一般在17—20攝氏度之間,甚至夜間休息時還要蓋條薄毯子。這種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避暑旅游。據哈爾濱市氣象臺有關人士介紹,哈爾濱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降雨集中在6—8月;同時,相對於南方夏季的40攝氏度高溫,哈爾濱的日最高溫一般在30攝氏度左右,非常適宜避暑。

  而這些正是南方游客大量湧入黑龍江的原因。省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黑龍江1月至7月共接待國內旅游人數264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62%;國內旅游收入150.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01%;接待國際旅游人數48.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3.45%;國際旅游收入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28%。有的景區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達60%。

  經濟學者張泰復指出,夏天避暑旅游,可給一個地區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比如秦皇島等著名的避暑城市,每年都接待國內外游客數百萬人次,旅游收入在這些地區的GDP中比例逐步昇高。

  哈爾濱鐵道國際旅行社的黃先生認為,每年來哈避暑的游客保守估計也有三四十萬人,旅游總收入過億元,而且這還是在哈爾濱被動接待避暑游客的情況下。如果哈爾濱把夏季清涼的資源優勢轉化為避暑旅游品牌,大力宣傳經營幾年,就可能再形成一個如同冬季冰雪黃金季的夏季避暑黃金季,從而帶動哈爾濱的清涼經濟發展,做大『清涼經濟』蛋糕。

  夏季可否成為『黃金季』

  除氣候涼爽外,黑龍江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山地、森林、水體、草原、濕地等旅游資源種類豐富,為開發避暑旅游提供了物質基礎。但過去黑龍江偏重於冬季冰雪游的發展,在避暑旅游方面所做『文章』微乎其微,目前黑龍江的夏季旅游沒有新鮮的主題,也沒有市場的細分,游客看後往往留不下什麼印象,也感覺不到黑龍江夏季旅游有什麼獨特的優勢。

  那麼,如何打造優勢,讓黑龍江的夏季也成為像冰雪旅游一樣的『黃金季』呢?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宋魁教授說,黑龍江省應在大力整合夏季旅游資源、推出新的避暑旅游路線、開拓旅游市場、加大宣傳力度,從而打破黑龍江省的冬夏旅游發展不平衡的格局。

  省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專業副教授吳瓊認為應改變黑龍江夏季旅游市場的無序狀態。她說:『天氣情況改變了,旅游營銷方式也應該跟著改變。比如老年人、小孩、孕婦等特殊人群面對南方氣壓低、濕氣大的天氣很難忍受,針對這些人宣傳黑龍江夏季避暑休閑度假旅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哈爾濱工業大學旅游專業副教授王民說,涼爽不是黑龍江的專利,游客來黑龍江也不僅是為了避暑,是要在自然給予的涼爽中享受旅游的樂趣,這就要求我們的旅游產品是可看、可感、可參與的。黑龍江長城國際旅行社董事長梁洪斌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景區在規劃建設時,應注重增強景點的可參與性。

  一些專家建議開闢幾條避暑游的線路。旅游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其不可能形成壟斷,經營者有了好的想法,花時間、精力設計出新的旅游線路,一旦成行,很快會被模仿,迅速形成競爭。這種競爭方式導致很少有經營者願意投資搞市場調研、開發新的旅游線路,將其做成精品。因此,專家們認為,旅游線路的開發需要政府適當投入。

  目前省市旅游部門已經意識到開發夏季避暑旅游項目及產品了。據了解,在《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規劃確定了全省的旅游形象—————國內旅游形象定位是『黑龍江:夏季清涼世界,冬季冰雪世界』。我們期待著黑龍江的夏季也能像冬季一樣精彩起來。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