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電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晨報》刊登了題為《教育亂收費為何屢查不止?》的文章,全文如下:今年上半年,我省共查處教育亂收費問題50個,涉及金額91.2萬元,有44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並將於9月5日至17日對『一費制』和公用經費投入保障情況進行集中檢查。
這個消息可謂大快人心。這也不禁讓人聯想到8月29日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發表的講話?熏根據他的調查結果,在教育亂收費的問題上?熏實際上都是地方政府在逼著學校亂收費?選張保慶一語道破天機。原來教育亂收費屢禁不止的根源在政府,而不在學校,地方政府纔是教育亂收費的真凶!近些年來國家整治教育亂收費的工作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沒有從源頭制止教育亂收費的泛濫。去年推出的『一費制』並未有效地制止亂收費的現象,亂收費反倒愈演愈烈。這不禁讓人思考,教育亂收費的根源究竟在哪裡?
我國目前在教育經費上的投入嚴重不足,學校在得以多渠道籌資的同時,國家卻缺乏完善、規范的籌資機制,亂收費於是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教育領域的亂收費直接發生在學校,但是學校在收費方面的『越位』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政府教育投入的『缺位』所造成的。然而政府又經常將手伸向學校,向學校或者通過學校向學生亂收費。教育亂收費的背後難免有著種種的利益糾葛,這勢必影響對這個領域的監察。那麼一個制度、一項法規若只規定學校不能亂收費,而不去加大投入,這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學校亂收費的另外一個原因就在於,教育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在『經營』,而不是像國外一樣是在『運營』。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校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有限的資源不斷向重點學校傾斜,致使各校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學生家長們又爭先恐後地把自己的孩子往重點學校裡塞。於是教育就如同產業一樣在中國的大地上被日復一日地『經營』著,成為教育亂收費的潛在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