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31日電 目前,哈爾濱市各區均已完成『十一五』規劃綱要初稿的起草工作。8月30日,在八區『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會議上,各區對規劃編制的基本思路、戰略設想、發展重點和項目安排等進行了介紹。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史文清出席會議並講話。
據了解,哈爾濱市各區均高度重視規劃編制工作,采取設立專門網站、召開各界座談會、請專家諮詢論證等多種形式,『開門』編制規劃,提高了規劃的民主性;立足區情確定了一批調研課題和專項規劃,並重視突出自身優勢特色,集中力量解決關鍵問題。
在聽取了各區匯報後,史文清對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了需重點研究解決的三個問題。他說,要深刻認識編制『十一五』規劃的重要性。城區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起著載體作用,『十一五』期間,哈爾濱市把構築現代制造業、農業、服務業高地作為戰略重點和取向,謀劃了投資近5000億元的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重大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哈大齊工業走廊江北工業新區、開發區工業新區、群力新區等5個啟動區,新香坊、開發區等5個對俄出口加工區,老城區改造和新城區開發等都需要各區加以承接,各區編制好區規劃對全市發展極為重要。各區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同時,市、區兩級規劃要在指導思想、發展思路、主要措施等方面保持一致性。市發改委等市直有關部門要主動深入各區進行對接,各區也要積極去市有關部門搞好規劃編制對接。
史文清指出,各區要注意規劃編制的差別性。因歷史原因,哈爾濱市各區的具體情況有較大差異,各區在編制中應把握區情,突出自身發展的優勢和特色,走差別定位、借位發展的道路。各區應在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產業發展上體現差別。注重發展優勢產業和產業多元化。
史文清說,規劃的編制要提高操作性。在各區已初步形成的規劃綱要中,普遍注重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布局問題,分別提出了開發建設各類園區乃至組團式城市新區的發展設想。對於城市空間布局和開發這樣的重大問題,應該由市裡統籌規劃,再視情況由各類開發主體按總體規范要求分步推進,有序實施。各區在規劃修改完善中,要對空間開發的重點區域、時序、項目和措施進一步做細、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