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日電 鄰居節活動推進了街道和社區的工作,也搭建了基礎牢固的服務平臺。近日,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市很多街道和社區正通過為民辦實事來推廣鄰居節,大家都在爭打『服務牌』。
掀起互幫互助風
8月22日,記者在南崗區市民趙鳳琴家了解到,她的女兒以512分的成績考上了13中。趙鳳琴智障,丈夫去世多年,家裡的生活都是趙鳳琴的姐妹和鄰居照應著。她的女兒崔莎莎告訴記者,多虧社區的阿姨們牽線搭橋,現在家裡成了幫扶對象,哈市紅十字協會剛給自己送來600元學費。
榮市街道辦的於克用副書記說,配合鄰居節活動,街道開展了『陽光行動』,已經為地區642戶特困家庭送去了溫暖和關懷,並組織志願單位與10戶特困家庭結成了長期的助學對子。街道下轄的社區居民,也形成了互幫互助的風氣,鄰裡親情越來越濃。
細致服務安民心
一些居民對記者說,鄰居節活動搞得好,社區與居民的心貼得更緊了,居民辦事再沒有白跑腿現象了。
鐵嶺社區書記曹淑清說,社區細致周到的服務會促進良好的鄰裡關系形成,鄰居節已經掀起了哈市社區工作的『服務風暴』。現在該社區每名委主任口袋裡,都裝有詳細的居民情況登記、庭院情況登記和相關單位聯系方式,推出了社區『零距離服務』。以清理垃圾為例,每天清晨委主任們都會在轄區內檢查一圈兒,發現問題就會通知有關單位。
社區推舉鄰居節
在薈芳裡社區,社區書記於蓮英告訴記者,隨著鄰居節活動的深入進行,居民們對小區建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社區就是連接百戶千家的一個樞紐,這個樞紐如果不讓人信服,社區居民就很難做到團結友愛。社區現在已經建立起了服務平臺,委主任正從『小巷經理』向『窗口服務員』發展。
昇平社區的馬桂榮主任說,推廣鄰居節是個大好事,社區應負起責任,服務居民纔能取信居民,纔能發動居民。該社區八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外來戶,如今親鄰和睦的人居環境,都是社區疏導形成的。社區要建設『百姓之家』,說到底也是在做調和鄰裡關系的工作,推廣鄰居節,加強社區服務就是一根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