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4日電 俗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家住齊市龍沙區某小區的劉勤,人到中年,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經營一個食雜店,日子過得也算滋潤,可是這幾天,因為被一個『朋友』算計,而讓自己多年積蓄的3萬元錢打了水漂。
8月20日,一個中年男子走進劉勤的食雜店買煙。閑聊中,男子自稱叫張國玨,是從大連來齊市送鋼材的。此後的一周時間裡,張國玨每天到劉勤的食雜店買東西,一來二去,張、劉二人便熟悉起來,成為了『朋友』。
8月27日中午,劉勤接到張的電話,讓其到藍天賓館507房間看他。見到張國玨後,張國玨對劉勤說:一會兒有一個客戶來談生意,你假扮供貨商,就說每克原料上漲20元,事成之後給你買一個金手鏈。見有好處,劉勤就答應了。幾分鍾後,一個高個男子敲門進入房間。張向劉介紹說該男子就是客戶。劉勤按張國玨的事先交待,說原料每克漲了20元,現在是每克240元。高個男子同意了。之後,張國玨和劉勤來到藍天賓館後身的一棟樓房下,巧得是與從樓上下來的一個中等身材的男子相遇。張國玨指著劉勤對說:她是買貨的,要先看貨。該男子同意看貨,但條件是需先交1萬元錢。張就將一個裝錢的信封遞了過去,中等身材的男子也將裡面裝著黃色顆粒合成素的一個小塑料袋給了張。
先當供貨商,再當買貨商,頭腦清醒的人一下就能識破騙局,但劉勤沒有。拿著塑料袋她和張又回到了507房間,並將『貨』給了還等在此的高個男子。高個男子看後說要2000克。張說沒那麼多,只有500克。這樣劉勤又跟著張國玨離開了賓館,並與中等身材的男子聯系取貨。按約定地點,劉、張二人來到了江岸小學附近取貨。送貨人拿出一個飯盒,說裡面是500克合成素,每克180元,共計9萬元,先交錢再拿貨。張國玨與其討價還價,最後商定先交3萬元將貨拿走,其餘部分等貨賣出後再給。張國玨將劉勤拉到一邊說:我在這人生地不熟,就你這麼一個朋友,也沒地方借錢,要不你先拿出3萬元錢,掙錢後咱倆分。劉勤也沒多想,回家拿來3萬元錢就給了他。張國玨將飯盒遞給劉勤,說:這些貨價值125000元,你去藍天賓館找那個客戶,付貨收錢。
劉勤一個人來到藍天賓館507房間,哪裡還有高個男子的影子。給張國玨打電話,張的電話已關機。此時,劉勤方知上當,可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