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5日電 近一個時期,建設節約型社會成為市民廣為關注的話題。有讀者給本報打電話反映,許多人只是注重自己家的節約,忽略了在公共消費場所的節約,市民在商場、超市、餐飲等場所消費時,沒有良好的節約習慣,免費塑料袋、餐巾紙未使用就扔掉,一口未動的菜餚被倒掉,造成的浪費是驚人的。為此,記者對哈爾濱市一些商業繁華地段和餐飲行業進行了走訪。
用免費餐巾紙擦鞋
8月30日,記者在道裡區中央大街的『肯德基』和『麥當勞』看到,在此就餐者絡繹不絕,在備品櫃前,餐廳為消費者准備了免費餐巾紙,時常有人過來取餐巾紙。多數消費者能做到隨用隨取,用多少取多少。但也有人認為是免費的東西便浪費著用。記者看到,一名中年婦女一次就拿了厚厚的一沓餐巾紙,而跟她一起用餐的只是一名兒童。這位中年婦女只用了兩張紙巾,其餘的紙巾被這名婦女用來擦拭自己的皮鞋。記者還看到,有的年輕人拿了成沓的紙巾以後,根本沒有使用,就扔進了垃圾桶。記者在中央大街步行街上看到,垃圾桶裡塞滿了各種印刷精美的宣傳單、廣告小冊子等紙制品。在采訪中,市民普遍認為,這麼多乾淨的紙巾、精美的傳單就這樣白白浪費掉實在太可惜。
記者從林業部門了解到,目前紙張和紙巾等紙制品的主要生產原料就是木材,而我國森林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1.5%,人均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和1/6左右。浪費紙張勢必加大木材的需求量,從而加快林木的砍伐速度,當有限的林業資源消耗殆盡,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免費塑料袋成沓拿
8月29日,記者來到了位於道裡區友誼路上的『沃爾瑪』超市。超市裡擠滿了購物的市民。在食品超市櫃臺前記者看到,用於裝熟食的食品塑料袋成卷的掛在食品櫃臺旁邊,一名市民一次就拿了10多個食品袋,她對身邊的同伴說,反正是免費的多拿點。記者注意到,在食品超市裡,多拿免費塑料袋已經成了不少市民的購物習慣。超市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提供免費塑料袋一直是超市的慣例,為的是方便市民購物,但確實有些人不是用多少拿多少,造成浪費。在道外區的『家樂福』超市記者看到,這裡的食品超市,塑料袋也是免費拿取。很多市民在滿載而歸的同時,都不忘記多拿一沓塑料袋。
記者從環衛部門了解到,居民區生活垃圾中,裝垃圾的口袋,幾乎都是各種印有『×××』超市字樣的塑料袋。而不少垃圾袋內還有成沓未使用的超市塑料袋。市民認為,這樣浪費塑料袋實在不應該,不但加重能源負擔還污染環境,不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記者從石化部門了解到,作為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料『聚乙烯』是石油化工的產物,而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如此浪費看似不起眼的塑料袋,實際也是在浪費寶貴的石油資源。
自助餐食品剩半盤子
『78元1位海鮮自助大餐』醒目的招牌,立在道裡區某大型飯店門口。在自助餐廳記者看到,各種海鮮食品琳琅滿目,不少消費者正在這裡用餐。記者注意到,不少市民對餐廳牆上懸掛的『少拿多取,節約糧食』的提醒熟視無睹。每次拿取大量的食物,尤其是各種價格比較昂貴的海鮮食品,一些顧客更是大盤大盤往回端,全然不考慮能否全部吃掉。記者注意到,不少用餐者在離開餐廳後,桌子上剩下了大量未動一口的食物。
餐廳經理無奈地對記者說,餐廳雖然有『浪費罰款』的規定,卻從來沒有實行過。因為,當餐廳工作人員在指出某位顧客浪費食物時,對方都理直氣壯地說,我花了錢,想怎麼吃就怎麼吃。而『浪費罰款』也沒有具體規定出剩多少算浪費。所以,雖然哈爾濱市眾多自助餐廳都掛著『浪費罰款』的警示牌,但實際也只是道德約束。
菜碼大浪費多
『菜碼大』歷來是哈爾濱市餐飲業招攬顧客的一張王牌。可是其中的浪費實在是驚人。記者在道外區某家以實惠著稱的飯店內看到,盛涼菜的盤子的直徑與洗臉盆差不多,盛滿涼菜後裡面的涼菜裝得小山一樣,其他盛菜餚的餐盤也比普通的餐盤要大得多。記者看到,由於菜碼太大,幾乎每桌的菜都吃不了,而且打包的只是少數人,剩菜被服務員倒掉。記者問老板為什麼不用小盤裝菜餚?老板回答,飯店裡都是這種大盤子,沒有小盤。記者在隨後對哈爾濱市道裡區、南崗區6家中等規模的飯店走訪中發現,4家飯店都是統一的大盤裝,只有兩家實行了大小盤分裝制,而這兩家飯店的大小盤也只局限在熏醬等冷餐食品,熱菜依然是統一的大盤裝。
一些餐廳經理對記者說,我們也知道都用大盤裝菜是浪費,現在餐飲業競爭激烈,除了飯菜的味道之外,菜碼大小是競爭的重要一項,在市民心中好飯店的標准之一就是菜碼大。所以飯店競相攀比誰家裝菜的盤子大,浪費也就在所難免。
江邊洗手池常流水
作為公益事業的組成部分,近來哈爾濱市一些開放式公園都設置了免費的洗手池。但最近有市民反映,一些人用過洗手池以後,不關閉水龍頭,致使不少自來水白白浪費。9月1日,記者在道裡區斯大林公園裡看到,來這裡消夏、游玩的人絡繹不絕。在公園裡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了一個免費的公眾洗手池,但其中幾個洗手池旁,沒有游人洗手,水龍頭卻照樣『嘩嘩』地流著自來水。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多數市民在使用了洗手池以後,都能自覺地關閉水龍頭,但也有人在洗過手之後揚長而去,任由自來水白白流淌。據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經常在公園內巡視,看到沒有關閉的水龍頭都馬上關閉。但常常是工作人員關水龍頭,沒多久水龍頭又被打開。他們呼吁,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市民們應該愛惜。洗過手之後,及時關閉水龍頭,即節約了能源,又體現哈爾濱市市民的良好公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