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5日電 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市道外區獲悉,道外糞便無害化處理場正在建設中,目前已形成了糞便初步脫水能力。該處理場今年有望竣工投產,屆時每年可處理20萬噸的糞便垃圾,生產生物肥料近4700噸。
據介紹,道外糞便處理場工程於2000年啟動,在全國屬於獨一份。該場建於團結鎮,靠近阿什河邊。目前已投入千萬元資金,完成了9項工程,已建設糞便脫水生產車間一處,垃圾分撿車間和二級肥車間正在建設中。
該場投產後,可日處理居民糞便200多噸、城市居民垃圾100噸。經過糞便脫水、垃圾分撿、糞肥垃圾合成、二期堆肥發酵、烘乾造粒等工序,制成生物肥料。預計年處理糞便8萬噸,垃圾12萬噸,生產生物肥料4700噸,從而實現部分城區居民糞便和垃圾無害化處理。
此外,該處理場建成後,將承接旱廁千座。在生物肥生產的最後環節產生的高氨氮廢水,經過污水處理後將實現達標排放,因此可實現對1200座露天旱廁的無害化處理。除解決道外區現有的500座露天旱廁的糞便處理外,其剩餘能力可緩解哈市其它城區的旱廁處理壓力。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