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高職教材何時能合學生胃口
2005-09-05 13:31:48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章海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9月5日電 近些年,我國高等職業技術人纔呈現匱乏之勢,僅黑龍江省高等職業技術人纔缺口就達70萬之多。巨大的缺口使黑龍江省高職院校的發展駛上了快車道,但快速發展也帶來新問題,出版社將本科院校課本壓縮後送到了高職院校學生手中,但擴招來的學生底子越來越薄,老師和學生都反映出版社的『壓縮餅乾』啃起來很費勁,而作為擴充中專教材的『發面饅頭』吃起來又填不飽肚子。

  教材成『輔助讀物』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系的學生有一本《建築裝飾簡史》教材,這本教材是『高職高專建築裝飾技術專業系列教材』編審委員會組織編寫的。但在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這本教材成了『輔助讀物』。系裡的一位老師說,因為教材不太符合學生的實際,上課的時候,就用一套非高職高專的教材代替,這樣學生纔能學到真東西。

  一所職業技術學院的女學生告訴記者,學校發給學生的英語教材,同學們學起來很吃力,書上的內容與大學本科的英語教材差不了多少,但他們只有三年學習時間,還要去工廠實習,不可能像本科學生那樣有時間讀透課本。學校發了一大堆厚厚的書本,真正學精的很少。

  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同學說,他們的課本不少是大連一家出版社組織編寫的,理論性的內容太多,而動手實踐的內容太少,老師上課很少照書本按部就班地教學。一位學焊接專業的同學透露,原來焊接方面的專業課太多,有好幾十門課程,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原理、金屬學、熱處理都是本科教學課程,對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學起來太難了。

  一位老師形象地稱職業教材是大學本科教材的『壓縮餅乾』。記者了解到,高職院校教材也不光是『壓縮餅乾』一種類型,也有一些教材理論的東西少了,但實踐的內容也不突出,其實是中專教材的擴充,學生感覺學了不解渴。老師們稱其為中專教材的『發面饅頭』。

  高職教育的擴招後遺癥

  省教育廳一位負責同志認為,高職教材學生認為難學也是正常的,這裡不僅僅是教材編寫方面的問題,還有高校擴招後引發的後遺癥。

  記者曾在齊齊哈爾的某縣中學采訪了解到,一名成績中等的學生,在高考後本科院校沒有考上,但大專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卻來了不少,其中有不少是民辦和職業技術類院校的錄取通知。一名職業技術院校的老師說,現在一些學生的基礎知識太差了,外語和數學水平比初中生強不多少,教起來讓人感覺頭疼。

  據統計數據表明,高職院校這些年也在擴招,有的院校學生成倍增長,在生源緊張的時候,學校只能降低門檻。底子太薄,學習起來當然要發生問題,所以學生說教材難並不奇怪。要改變這種狀況,還是要從抓生源入手,據悉省教育廳已經在招生數量上向職業技術類院校傾斜,從今年開始我省職業院校招生計劃將每年淨增3萬人,如果職業院校招生計劃不能如期完成,將縮減研究生、本科生的招生計劃。這將對職業技術院校生源質量的穩步提昇創造條件。

  如何突破教材圍城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一位系主任認為,高職教材的問題只是個表面現象,它反映的是高職教育體制的問題。

  一位教育資深人士透露,職業教育從源頭就沒有理順,國家很多部委都辦自己的職業技術學校,自己組織人員編寫教材,帶有很強的行業色彩。學校既在教育部門管理之下,又受行業主管部門制約,教育部門協調一致有困難,這些體制上的問題有待於突破。

  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一位系主任透露,根據上級要求,對兩年制的學生要壓縮課程,如焊接專業的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原理、金屬學、熱處理變成一門『機械基礎』課,這樣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動手操作,否則,理論課學得再好,而操作能力不行也不能上崗。

  一所職業技術院校的老師說,教材的深淺跟學習時間有關系,現在上級教育部門對職業技術院校學習內容管得太死,不管有沒有用都要開設,實際上有些課程沒有必要,有的課程上級不但要求開設,還要求每周都有,學生出去實踐時,很難保證不耽誤課時。從2002年開始,我省高職教育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但前提是學生要在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學習後,方可參加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所以對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在學制和目標調整的時候,應該全面考慮職業院校的特點,多留一些時間在專業課上下功夫,即使學生的底子差一些、教材深一些,也能有辦法彌補。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