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5日電?地下通道,顧名思義是為了方便行路在地下開闢的道路。但是哈爾濱火車站廣場的地下通道卻讓人毫無方便之感,記者跟隨一名從外地來哈的客人從地下通道經過,體驗到了———五次問路纔找著北。
3日上午,隨著列車開進哈爾濱火車站,眾多拿著大包小裹的旅客走出出站口。一位攙著老人、領著愛人的中年男士在打聽去哈醫大一院怎麼走。記者跟隨著他,想看看他如何走出車站廣場。
這位男士剛出站就開始尋找路標,經過第一次問路來到了出站口指示牌下。看了幾分鍾,研究了大體方向,發現要想去醫院必須穿過地下通道,於是一家三口就開始尋找目標———地下通道。他們先走進一處寫有『地下通道快餐存包』的通道裡,發現這裡是死胡同,於是再次張口詢問地下通道的方向,但不得要領。一家人繞了半圈,又問了一位賣報紙的大哥纔找到了地下通道的入口。走過下去,發現這裡是一處地下商城。走著走著,因為商城裡每條道都是一樣,這一家三口有些轉向了。中年男士於是第四次張口詢問方向。這一次他問的是商城裡的業戶,得到的回答卻是『自己看路標』。於是這位男子抬頭自己找尋方向,總算來到了商城地下通道的出口,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這裡沒路標,該向左還是向右?沒辦法,經過第五次詢問,終於得知左轉上去是公交車站臺,坐車就可到哈醫大一院。走出地下道後,三個人都長長松了一口氣。經記者了解,這位中年男士姓鄒,是和愛人陪著岳母從大興安嶺來哈看病的。他說,幾年前來過一回哈爾濱,就感覺從火車站這走出去挺麻煩,這回來了還是這樣,外地人來到這裡不問個三五遍是很難走對方向的。
記者在火車站廣場踏察一周,發現這裡共計有地下通道出入口20個,分別設置在廣場中間和四周,但通行方向的標識都不醒目。站前廣場上的一些經營者說,每天來這打聽道的比買東西的還多,很多都是想穿過地下通道走到火車站對面乘公共車,既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他們說,地下商城每天20時後閉店,廣場上的地下通道入口大部分關閉,僅留的通道口設置標識不醒目,旅客就只有冒險翻護欄走捷徑,很容易出交通事故。
夜晚,下沈廣場裡只見攤床不見路。
把標識統一起來,做個醒目清楚的地圖,不是更便民嗎?
通道封閉了,沒招,為了省事跳欄杆。
向左還是向右?管理者稍用心點,就可以幫旅客解決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