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電 近日,經由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旅游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等部門成員審定,在北京召開的第五次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會議上,興凱湖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並成為全國首家以湖泊濕地為主要地質遺跡景觀的國家地質公園。
興凱湖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興凱湖盆地和蜂蜜山———楊木隆起的南部,西起白棱河口、北鄰穆棱河,東以松阿察河、南以大興凱湖與俄羅斯相交,面積為2989.85平方公裡。主要的保護對象是興凱湖水域、湖崗、濕地、小石山、蜂蜜山、新開流古人類遺址、珍稀的動植物以及龍王廟、王震將軍紀念碑等人文景觀。
興凱湖國家地質公園集水域、湖崗、濕地等地質遺跡於一體,布局巧妙獨特,地質遺跡齊全,風光神奇美麗,人文景觀眾多,文化積淀深厚,個性獨特鮮明。它的申報成功,將進一步促進興凱湖的自然生態保護,提高興凱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確定的『依托興凱湖建設北疆名城』的戰略部署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更好地保護地質遺跡,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56次會議(1999年4月15日,巴黎)提出了創建世界地質公園計劃,全球共建500個,並建立全球地質遺跡保護網絡體系。中國政府對此計劃作出了積極的響應,制定相應標准,開展評選活動。
近年來,興凱湖管委會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興凱湖建設、發展的指示精神,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適時提出並啟動興凱湖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建設工作方案。經過近一年的勘查、測量、調研,完成了百萬字的資料准備和建設准備,終於在國家地質公園評審會上獲得25位學部委員和院士組成的評審專家組的評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