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電 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的實施,近年來佳木斯市逐步形成了綠色食品、機械制造、醫藥化工等一批帶動能力較強的支柱產業、優勢行業。這些產業的崛起,對各種原材料需求量及產成品數量都在增大,由此產生對現代物流業的現實需求。特別是工業企業為減少投資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客觀上需要物流企業為其提供配套服務。然而,目前全市工商企業物流仍以傳統方式進行,以自理為主,企業對采購和銷售都很重視,采購都由企業主要領導控制,委托他人代理的微乎其微。為了促銷,很多企業自付運費,直接向大用戶供貨,爭奪市場份額。而現代物流管理模式的發展方向是供應鏈管理,運作方式的發展方向是第三方物流,追求的目標是零庫存。通過降低企業庫存降低資金佔用,提高經濟效益。
物流已不再是生產、流通的派生部門和輔助手段,而是相對獨立分離出來的,大有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要走出過去把運輸、送貨等同於物流的思想誤區,認識到現代物流是應用現代通訊和信息技術及手段,有效整合生產商原材料供應鏈及市場中商品供應鏈,形成社會化的高效供應鏈的一項系統工程,應當有組織、有計劃地加快物流產業的發展。
據有關統計報告顯示:通過發展現代物流業,使佳木斯市物流總成本佔GDP的比重降低十個百分點,則可增加收入20.8億元左右。因此,發展現代物流業,將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應當發揮中心城市的龍頭作用,高起點、高標准地規劃建設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整合集成社會物流資源形成合力,使地方物流網絡與沿海港口和經濟中心城市緊密相聯,城市物流中心與鐵路公路車站貨場建設銜接,使不同運輸方式有機配合。物流建設還可與批發市場建設、開發區建設一並規劃,分步實施,吸收民間投資滾動推進,徹底改變交通、商業、物資、外貿、生產等部門各自為政搞物流中心的狀況,立足全市、全省可持續發展,合理利用、開發現有的倉儲、運輸等物流設施,優化資源配置。通過信息傳輸與客戶、制造商、供應商實現資源共享,對物流各個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培育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必須堅持市場化的辦法,選擇合格的社會物流企業共同負責企業物流,條件成熟後逐步把企業物流從主業中分離出去,交由專業物流企業承擔,自己專心做好主業,提高核心競爭能力,達到雙贏的目的。同時更提倡和鼓勵物流企業通過聯合、兼並、重組等途徑發展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有效整合現有的物流設施、設備資源,提高利用效率,推動物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