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5日電 題:閣山鹿業『步步高』
特色養殖說著容易,養起來難。將特色養殖譜成一支交響曲更是難中難,但綏棱縣閣山鄉靠真誠引來『養鹿客』。全鄉黨員乾部擔保幫籌資、組建協會,3年時間,養鹿發展成為牽動全鄉畜牧業的主打產業。目前已發展成2個養鹿專業屯,1個養鹿小區,飼養量達600多只,年創收100多萬元。
2002年,大慶客商張鳳傑相中了閣山鄉,打算來這裡發展特色養殖,永清村黨支書劉永臣得知這一消息後,主動將本村的場地免費租給了張鳳傑,並幫他買飼料、安排住處等。
真情感人心,張鳳傑留下了,並將養鹿技術教給了永清人。
當時,一頭母鹿要4000元,一頭公鹿要1500元,發展鹿養殖資金成了村裡發展養鹿業的『瓶頸』。鄉裡知道了永清村的難處後,黨委書記、鎮長帶頭,全鄉乾部以工資為擔保,從信用社貸款8萬元,支持該村發展養鹿產業。
農民怕擔風險不敢養鹿,村乾部就帶頭來養。劉永臣買回了15鹿,村官姜虎買回了5頭。
鹿吃的少,還乾淨,繁殖快。養鹿的好處農民看見了,也都跟著養起來。不到三年,該鄉已有70多戶養鹿。鹿好養,茸難割,產難接。對於養鹿戶來說,割茸可是件技術活。不打麻醉針,鹿會痛得受不了;打麻醉針,麻藥的配比度又難以掌握。接踵而來的問題,促使閣山養鹿戶『抱成團』。2003年養鹿協會誕生,劉永臣任會長,還選出了技術員、銷售員等。會員割茸、接產都有技術人員幫忙,銷售員負責將鹿茸等銷到吉林。由於該鄉的鹿茸大、質量好、鹿產品精良,市場競爭力強,外地客商上門收購鹿產品,閣山鄉鹿產業『步步高』。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