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電 白熾燈泡、大容量抽水馬桶、大功率空調……眼下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高耗能產品仍在市場銷售,原因之一是價格便宜。有業內人士指出,建設『節約型』社會,首先要做的是淘汰高耗能產品,禁止市場上銷售高耗能商品。
在哈爾濱道外燈飾專營店,記者看到各種瓦數的白熾燈泡仍是市場主角。一位銷售商告訴記者,現在節能燈的價位大多在二三十元左右。雖然節能,但價格卻是高耗能燈泡的十倍,這樣的價位令消費者難以接受,因此目前白熾燈、日光燈的銷量是燈泡市場的前兩位。
與高耗能燈泡一樣受寵的是非節水型馬桶。雖然國家早已要求淘汰9昇、12昇的抽水馬桶,但哈爾濱市的一些衛浴銷售店仍在銷售這類馬桶,因為好多建築商都專門要求買這種產品,他們一般是在新建的樓房內安裝,只要價格便宜就行,根本不考慮節水問題。
在家電商場內,記者發現由於節能家電的價格比普通家電貴30%左右,因此許多市民在購買家電時刻意避開節能家電。幾位家電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節能家電越來越多,由於它們的節能效果在短期內難以表現出來,因此還沒有真正受到市民的歡迎。
據介紹,現在高耗能商品在市場仍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是其價格低廉,受低價影響大部分的消費者都選擇了高耗能商品,因此不可能依靠消費者自覺購買節能產品,而令高耗能商品退市。這就要求管理部門出臺『禁令』,從市場的源頭堵住高耗能商品。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