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中國黑龍江國際農業生物技術峰會在哈爾濱開幕
2005-09-06 17:24:51 來源:東北網  作者:焦明忠 杜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國黑龍江國際農業生物技術峰會在哈爾濱開幕

  蔣正華作大會主旨報告

  張左己致辭栗戰書主持周同戰劉東輝等出席

  東北網9月6日電(黑龍江日報記者焦明忠 東北網記者杜麗華)  2005中國黑龍江國際農業生物技術峰會今天上午在哈爾濱市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作了題為《依靠科技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的大會主旨報告。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參加此次會議的中外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並致以誠摯的問候。

  會議由省委副書記、副省長栗戰書主持,省領導周同戰、劉東輝、董浩、申立國、陳述濤等出席。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說,生物技術的發展勢不可擋,必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產業。黑龍江省農業資源最為豐富,也是我國農業技術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在這裡歡聚一堂,共同研討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他希望會議充分交流經驗,深入研討,取得豐碩成果。

  蔣正華從我國農業的現狀、問題與發展方向;農業與生物技術的發展前瞻;生物質能源資源的開發;農業發展與農村建設促進農民致富等四個方面作了精彩的主旨報告,他淵博的學識、專業知識、開闊的視野和精闢的分析,贏得了與會者的熱烈掌聲。

  張左己在致辭中向多年來一直關心支持黑龍江農業現代化建設,特別是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中外各界朋友表示感謝。他說,這次峰會期間,各位專家、學者將就農業生物技術成果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討,這對我省乃至世界農業生物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將會起到積極而重要的推動作用。

  張左己指出,黑龍江省既是老工業基地,也是農業大省,目前,我們正在依托資源優勢,致力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300億公斤的水平,奶牛數量和鮮奶產量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接近40%。綠色食品的種植面積、產品認證數量、市場佔有量都居全國第一位,發展勢頭強勁。張左己強調,在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過程中,黑龍江省非常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尤其是把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放在了重要位置。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組織開展了生物技術的研究工作,並在生物技術和常規技術結合上取得了較大進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黑龍江省高度重視和發展農業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領域不斷拓寬,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我省已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往來關系,累計批准農業利用外資項目890個,農業利用外資金額23億美元,引進國外先進技術185項,優良品種1000餘個。

  張左己指出,黑龍江是一片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土地,目前,我們正圍繞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黑龍江農業的大發展、快發展、科學發展,既得益於、也迫切需要國內外農業生物技術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此次峰會的召開,為國際性的農業生物技術交流與合作搭建了一個廣闊的舞臺,這將會推進黑龍江省與國際、國內農業生物技術界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加快黑龍江省乃至世界利用生物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步伐。他希望,以此次峰會為新的起點,與各位專家、學者、朋友建立起長久的聯系,把黑龍江作為科學研究、試驗和推廣的基地,共同努力,開拓創新,為使農業生物技術在全世界的普及與提高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袁隆平發來了賀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分子遺傳學家李家洋,英國皇家農業大學校長保羅?戴維斯,省農科院院長韓貴清先後在會議上代表中外專家及主辦方致辭。

  出席此次會議的國內嘉賓還有: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著名大豆專家王連錚,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工程學家楊勝利,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豆遺傳育種專家蓋鈞鎰,中國工程院院士、動物病毒及免疫專家沈榮顯,中國工程院院士、野生動物學專家馬建章,香港文匯報副社長劉永碧等。國外嘉賓有:國際飼料工業聯合會秘書長羅傑?吉爾伯特,杜邦公司農業和營養技術部副主席蓋耐士·凱瑟爾,國際馬鈴薯中心谷物保護研究室主任、世界著名馬鈴薯病毒檢測專家路易斯·撒拉薩,新加坡南陽大學國立教育學院研究生課程與研究規劃院院長李盛光,美國農業部大豆遺傳育種專家普拉卡什·愛瑞黎,德國漢諾威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禽病研究所所長烏瑞奇·諾依曼,美國密蘇裡大學動物科學中心主任賴良學等。

  此次峰會由省農科院、英國皇家農業大學、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香港文匯報、省外國專家局聯合舉辦,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餘位專家、學者、嘉賓與會。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