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電『731』滇西細菌戰殺死軍民14萬
核心提示 在3日召開的首屆侵華日軍細菌戰與毒氣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雲南保山史志委研究員陳祖樑關於侵華日軍在雲南實施細菌戰的調查,震驚了與會的多國專家。
據陳祖樑的調查,日軍岡9420部隊在『731』部隊的直接幫助下,於1942年至1945年期間,對雲南的保山、昆明等地發動了侵華以來最大規模的細菌戰,僅保山縣百姓受日軍撒布的霍亂菌毒害,在短短的數月內死亡6萬餘人,其細菌戰的慘絕程度在世界戰爭史上沒有二例。據統計,死於日軍細菌戰的雲南軍民共有14萬人。
記者在本次研討會上采訪了對日軍雲南細菌戰進行專題研究的陳祖樑先生。
陳祖樑先生原來是位醫生。198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了當年侵華日軍在雲南發動細菌戰給百姓造成傷痛的實例。當時,雲南還沒有人對此進行專題研究,陳祖樑便利用業餘時間開始了調查。後來,因為他的研究成果產生了巨大影響,結果被調到雲南保山縣史志委從事專門研究。
據陳祖樑介紹,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南方軍於1942年攻佔了緬甸。1942年5月3日,日軍進犯中國西南邊疆雲南省,從此,滇西怒江以西地區慘遭日軍兩年零8個半月的蹂躪。日軍盤踞滇西期間,進行了罪惡滔天的細菌戰。
『731』在昆明空投細菌彈 陳祖樑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中提到一本《井本日記》,該日記的主人叫井本熊男,他是當年侵華日軍的作戰主任參謀,這本日記是他的業務記錄。
《井本日記》第18卷記載了一個《昭和十七年『保號』指導計劃》,該計劃明確指出,1942年日軍細菌戰的第一個攻擊目標是雲南省會昆明,《計劃》寫道:『攻擊目標:1、昆明;2、麗水、玉山、衢縣、桂林、南林(沿飛行基地);3、SAMOA(撤退時);4、DH、AD、AK;5、澳州要塞;6、加爾各答。』
從發現的資料證明,在雲南直接實施細菌戰的有兩支日軍部隊,一支是隸屬於日軍南方軍的岡9420部隊,另一支就是臭名昭著的日軍『731』部隊。
當時,侵華日軍為了進行細菌戰,先後設置了多支細菌戰研究和實施部隊。作為日軍細菌戰的大本營的『731』部隊有5個支部,他們與日軍各地防疫給水部在組織、人員、物資和工作等方面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和合作關系。日本南方軍防疫給水部代號『岡9420部隊』,該細菌戰部隊1942年4月1日在新加坡設立,首任部隊長是北川正隆軍醫大佐。資料表明,『岡9420部隊』在雲南實施細菌戰時,菌苗由『731』部隊提供,培養細菌的小鼠缺乏時,也從『731』部隊調撥。除此之外,『731』部隊還直接派飛機將細菌彈空投到雲南多個地區。
據陳祖樑先生查證,曾在『731』部隊受訓和任職的上野的筆供中反映了『731』部隊曾駕機去雲南空投細菌彈。上野於1942年3月至1943年1月在日軍『731』部隊教育隊受細菌學訓練,兩次參加細菌戰的演習,1943年1月轉到『731』部隊林口支隊任職。上野在筆供說:『在昆明方面使用細菌炸彈時,「731」的飛機被擊落,駕馭員柳懶大尉戰死。』日軍除了按『保號』計劃用細菌彈攻擊昆明外,同時對保山等地也實施了大規模的細菌彈攻擊,使雲南保山、昆明等地遭受了嚴重的細菌彈殘害。
教書先生目擊細菌彈 陳祖樑的調查筆記中,記錄著一位84歲老人的特別講述。這位老人叫林毓樾。就是這位老人目擊了日軍丟下的細菌炸彈。
陳祖樑先生說,他查遍了國內所有關於細菌戰的材料,也沒有發現第二個記錄目擊細菌炸彈者的材料。
目擊細菌炸彈的林毓樾向陳祖樑介紹說,『1942年,我在(雲南)施甸由旺鄉文昌宮教書。保山被炸後不幾天,又有3架飛機來空襲,在由旺街子後面的少保山下投了許多炸彈。當時太陽當頂,我和本校蘇志增老師、鄭永康老師、還有一位姓張的老師正好路過少保山下,就躲到一條大埂子下面。一陣爆炸之後,日機飛走了,我們站起來往被炸的地方走去,沒有發現人員傷亡,看見一頭水牛被炸死了。這時,看見一顆奇怪的炸彈。彈內附著臘一樣的黃色物質,裡面裝滿不可計數的蒼蠅,蒼蠅正在爬動,扇翅膀,還飛不起來,經太陽曬後纔慢慢地飛動。』
因為林毓樾等幾名老師都知道一些細菌戰的常識,林毓樾馬上意識到眼前飛著蒼蠅的炸彈是細菌彈,幾位目擊者拼命地逃離了這顆炸彈。3天後,保山爆發霍亂。
日軍除了空投細菌彈,還用重金收買少數緬甸奸細和漢奸扮成乞丐,在滇西公路沿線的水溝、水池、水井中投放傳染很快、死亡率很高的霍亂病細菌。
霍亂兩個月害死9萬人 陳祖樑先生在多年後調查這次細菌戰攻擊的災難時,只能用『慘絕人寰』來形容。
保山市漢莊鎮沙河辦事處81歲的艾發珍老人回憶那次霍亂災難時眼含淚水。 『我父親當天在(保山)城裡被炸掉了小腿,第二天家裡人進城在死人堆裡找到他,還活著,把他背了回來。不料父親染上了霍亂,幾天後就死了。家裡的祖母、姑姑也相繼染霍亂死去;鄰居艾滿家7口人,死了5人;艾和家夫婦兩人同天死去;施八爺家5口人,死了4口,只剩下1個4歲的小姑娘;褚杜氏死時,她的女兒正在吃著奶,還不滿周歲。村裡染霍亂死的人真是太多了。後來找不到棺材,就用草席包著埋葬,有的就光著身子埋了。人死得太多,沒有辦法,村民們只好用耙田用的耙來抬死人。慘呀!真慘呀!』據老人們回憶,很多村子男人死沒了,只有婦女抬棺,有的全家死絕了,只好牽一只戴孝的狗去送葬。
據陳祖樑先生逐村逐鄉調查,1942年,日軍在雲南保山實施霍亂細菌戰,5月中旬至7月底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保山縣染霍亂死亡6萬多人。據不完全統計,雲南省共58個縣市發生霍亂,傳染霍亂發病者達12萬多人,死亡9萬多人。
鼠疫菌傳播滇西十六縣
據陳祖樑調查確認,日軍1942年侵佔滇西後不久,開始在滇西各地征集老鼠,飼養老鼠,培養鼠疫杆菌,進行人體細菌實驗,有預謀有計劃地進行細菌戰准備。1944年在大勢已去後,又大規模釋放鼠疫菌。
1997年8月,陳祖樑在雲南芒市、遮放等地對日軍罪行進行調查,芒市等相寨一位88歲高齡的傣族老人馮帕戛野象說:『當年日軍佔領芒市後,突然來了一伙日軍,嚴密封鎖了村寨,用半腰高的鋼板將全村40來戶人家包圍起來,不准任何人進出這個寨子。幾天後,寨子裡發現了死老鼠,接著寨子裡開始流行鼠疫,短期內相繼死亡40多人。病死的人被日軍拖到寨子外的日軍帳棚內進行解剖,有些人的內髒被割下裝進玻璃瓶內帶走了。』現在村裡還能見到當年日軍隔離村民用的生了鏽的鋼板。
等相寨一位被日軍抓進帳棚搞鼠疫試驗後幸存下來的傣族老大娘葉岩哏說:『當時我還是一個小姑娘,被日軍抓進了帳棚,同時被抓進日軍帳棚的有30多人。日軍在帳棚內的大鐵桶裡養著許多老鼠,被關在帳棚裡的人都患鼠疫死了。日軍將咩岩吞海、咩岩喊凹等三人的心肝脾割了放在玻璃瓶裡。我和牙葉散保、岩哏保因癢子(淋巴結)化膿被日軍放了出來,幸免一死。』
潞西市三角岩村的谷宗保說:『日軍飼養著一種白老鼠。當他們要敗逃時,日本人告訴老百姓說,這種白鼠會咬死本地的老鼠,叫老百姓帶回家去放了。不久,全村出現死老鼠,接著就死人,當時全村34戶101人,死了74人,死絕了13戶。』
雲南省潞西市傣族老人方正紹腿上還有當年日軍對他進行活體解剖留下的刀痕。當時,方正紹等村民被日軍強行帶去打『預防針』,打針後不久,紮針的部位變成紫黑色。『我高燒不退,日本兵用鋼板把我抬到軍用卡車上,在我的大腿根部與胯部連接部位上切開一個大口子,割走了一大塊紫黑色肉,足有半公斤重,刀口有20多厘米長。』
日軍1944年發動的這次鼠疫細菌戰,一直延續到1953年纔得到控制。據不完全統計,這次鼠疫傳播雲南省內16個縣,導致五萬餘人死亡。
不該遺漏的雲南細菌戰罪證
4日,陳祖樑先生在哈爾濱參觀完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後指出,『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遺漏了『731』部隊在雲南犯下的最重要的罪證。
據陳祖樑先生介紹,侵華日軍1939年5月在蘇蒙邊境挑起了諾門罕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日軍首次實施了細菌戰。因為當時蘇蒙軍作戰出乎日軍意料,打亂了『731』部隊實施細菌戰的部署,反而有數百名日軍感染身亡,『731』部隊也有多名軍人染細菌死亡。此後,日軍在浙江、湖南等地頻頻發動細菌戰攻擊,造成了數十萬人染病死亡。
陳祖樑先生認為,從現有的調查情況來看,日軍在雲南進行的細菌戰是侵華日軍在中國發動的最嚴重的細菌戰,僅有據可查的兩次大的細菌戰死亡者就達14萬人,而當時的小孩、逃到外省的感染死亡者已經難以統計。這場災難比日軍在諾門罕戰役、湖南常德、浙江寧波、衢州、江山等地造成的災難都要嚴重,但這場災難很少被國人知曉。
![]() |
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的小動物地下飼養場,曾飼養了大量培養細菌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也曾被調給雲南的日軍使用。圖為一名日本學者在參觀小動物地下飼養場時陷入了沈思。 |
![]() |
雲南保山縣史志委專門從事研究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證的陳祖樑先生 |
![]() |
日軍731部隊發明的陶瓷細菌彈,731部隊用飛機空投在雲南的就是這種細菌炸彈。它空投觸地後陶瓷外殼破裂,細菌從裡面散發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