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7日電 哈爾濱市衛生局近日出臺文件,要求10家市直醫院在輔助檢查項目結果上實行互助認可,即患者在一家醫院的部分儀器檢查結果可在各醫院通用,此舉舉將給百姓就醫帶來更多方便。市衛生局副局長李若奇昨天就該規定的實施等問題為本報讀者進行了詳解。
患者重復檢查花錢又傷身
據介紹,哈爾濱市各級醫院一直是『各自為戰』,檢驗單互不通用。病人如換一家醫院就診必須重新交費檢查;甚至在同一家醫院看門診時已經做過檢查,住院後還要再次檢查,而拍片檢查一次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甚至數千元,大大加重了患者經濟負擔,也拉動了醫療費用快速上漲。有資料統計,住院病人接受X光片、CT、MRI片檢查所花費用大約佔整個醫療費用的30%,而部分儀器重復檢查還可能對患者健康不利。因此,實現醫院檢驗單通用勢在必行。此次市衛生局在10家市屬醫院對部分檢查項目實行結果互認試點後,將根據試點情況,把互助認可結果醫院范圍擴大到各二級醫院,同時參與互認檢查的項目也將逐步增加。
成立臨檢中心嚴把檢測關
過去醫院互不認可檢驗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為各自儀器的質量不同,檢驗人員醫療水平也不一樣。為保證10家醫院的檢驗結桌都達到國家標准,順利在全市實現檢驗結果互助認可,我市日前專門在市第一醫院成立了臨檢中心,抽調各醫院專家負責,嚴把檢測人員、檢測設備及檢測處理方法等的質量關,要求所有參加單位的檢查全部達到國家統一標准。同時,我市還對相關檢測人員進行了培訓,並要求醫院開展互助認可,其輔助檢查項目所使用的設備、儀器必須取得有效期內計量檢定證:書或校准證書。
重復檢查有時也必要
李若奇還提醒患者,重復檢查有時也不可避免。如有些急危病癥瞬間可能出現巨大變化,曾經做過的檢查結果難以對當前治療提供參考價值,還有的檢查項目時限要求較強或檢查項目意義較大,必須進行重復檢查.纔能確診治療。對此我市規定,出現該類情況的,醫生應向患者解釋,及時溝通,征求患者意見後可進行重新檢查。
互認將規范醫生職業行為
據介紹,各醫院實行輔助檢查結果互認後.還將有效規范醫務人員的職業行為。過去一份檢驗結果只在醫院內流通,今後該結果將可能出現在各醫院醫生面前,其檢測水平代表的是該醫院水平,影響著醫院聲譽。由此將督促各參與互認的醫院強化從業人員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