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電?告別『拉鎖路』,我國城市居民多年的期盼,今天終於有了破冰之旅。記者在佳木斯市林海路市政管廊建設部門獲悉,我國第一條地下管廊已有『居民』入住,佳木斯市移動光纜成為首位『居民』。
長期以來,城市自來水、排水、天然氣、強電、弱電、供熱等市政管線地下鋪設各自為政,今天剛建好的道路,明天被挖開。城市『拉鎖路』給市民帶來無盡煩惱。
2003年8月,我國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鴻宇市政管廊在佳木斯市林海路開工建設。這個地下管廊將自來水、排水、天然氣、強電、弱電、供熱等市政基礎管線科學地整合於一個混凝土框架空間內。
6日上午,記者在南京鴻宇市政投資管理集團卜經理的帶領下走進地下管廊。管廊內很寬敞,燈火通明,中間是一條通道,兩邊牆壁上被水泥板分為上中下三層。卜經理介紹說,這個管廊是根據林海路設計的,高2.3米,寬3.2米。上層為強、弱電區,中層為給排水區,下層為供熱、供氣區,設計考慮了擴容問題,可以利用百餘年。
??據介紹,管廊內采取固定和移動相結合監控手段,如有漏水、漏氣、漏電等現象發生,除固定的電子鼻可發現外,還將有機器人在過道上24小時巡邏,這種監控方式在世界上是領先的。
記者在鴻宇市政集團還了解到,管廊之所以選擇在佳木斯建設,一方面是這裡氣候寒冷,凍土層較深,建成後有廣泛推廣意義;另一方面是該市領導對城市發展有前瞻性,對項目支持很大,如沒有當地政府大力支持,項目建設很難進行。
據悉,林海路地下管廊總長為2000米,預計總投資3000多萬元。目前,500延長米的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投資800多萬元。目前,該項目已被建設部作為試點基地。
我國第一條地下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