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電 5日至6日,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在賓縣和依蘭縣召開全市縣域經濟發展推進會。黑龍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在會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廣大農民群眾的迫切要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要以此為統領,總攬『三農』工作,有效地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市領導鄒新生、方世昌出席會議。
會議詳細總結了今年前8個月全市縣域經濟發展經驗,提出了今後4個月的發展要求。與會人員參觀考察了賓西經濟開發區招商項目、依蘭縣財源建設項目及小城鎮建設情況。
杜宇新在講話中說,近年來,哈爾濱市農業生產持續發展、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面貌有了較大變化,但同城市發展速度相比,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這不僅表現在絕對收入水平偏低,也表現在相對收入差距拉大;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後,也表現為公共服務和社會公益事業不足。因此,更多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與城市居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是廣大農民群眾迫切的期待。
杜宇新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目標是: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安康,環境整潔優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務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綠化等內容,有條件的地方還要探索建設集生產生活、旅游休閑為一體的農民新居及農村社區。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要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使農民享受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戶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杜宇新強調,加強組織和實施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一要樹立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觀念。要跳出就『三農抓三農』的傳統定勢,打破城鄉分割的體制障礙,把農業發展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大格局中,把農村進步放到整個社會的進步中,把農民增收放到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市縣政府各部門都要依此調整思路,統籌規劃政策、公共資源、基礎設施及產業布局。二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建設家鄉的積極性。要依靠廣大農民自立更生艱苦奮斗,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設美好家園。三要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逐步加大財政對農村的支持力度,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發展農村金融、流通、科技等服務,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財政的支持;積極吸引非公資本投入農業和農村。
杜宇新要求,要加強領導,搞好規劃,積極試點,穩步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各地各部門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規劃中,要將統籌城鄉、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重點內容,實事求是、科學合理地做好規劃。各方面的工作都應在抓好試點取得經驗的前提下,不斷完善,逐步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