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他總是第一個來到街道辦。每天,他總是拖著兒時因跌傷跛了的殘腿,第一個深入街道居委貧困的居民家中,問這問那,幫這忙那。
到如今,他已經就任郊區(永紅)佳西街道辦黨工委書記、主任三年多了,95%以上的節假日,他都奉獻給了轄區內的居民。
2002年3月,頂著刺骨的寒風,於化豐正式到佳西辦執掌帥印。
四處堆滿了積雪、殘灰的現狀令於化豐心冷如冰:地方最偏,底子最薄,不僅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還拖欠職工工資1.5萬元,各處欠賬6萬餘元,辦公條件十分簡陋,整個辦事處僅有一部電話還經常欠費停機。冬季沒有取暖措施,五六個人擠在一間屋子裡,幾乎是哈氣成霜。走進居民委,陌生,冷漠,懷疑。
超乎想象的困難,意料不到的窘境。於化豐拎起鐵鍬,拿起掃帚,先清積雪,再除積塵。中午到了,肚子咕咕叫了,於化豐自掏腰包請大伙吃一次團隊餐。飯菜熱,心裡暖,於化豐的開場白變成了就職演說:『咱們這個街道辦,抱成團兒纔能燃起一團火,有了這團火纔能燃亮更多居民的心;有了這團火,什麼樣的寒流都能闖過去!』
春陽融化了堅冰,佳西街道辦有了家的模樣,每個工作人員都把這裡當成了家。為解決眼前的困難,於化豐從自己做起,手機公用,私家車公用,就連他的『錢包』裡的錢也拿出來公用。沒用多久,為辦事處墊付了一萬來元錢。
為了節省開支,大事小情他都事必躬親,因此辦裡的同志都親切的稱呼他為『三職』—— —書記、主任兼司機。
2003年,市民政局計劃翻新改造辦事處118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市民政局出一部分資金,另一部分需辦事處自籌。利於小區居民身心健康的好事兒,再苦再難再累也要承接過來。資金缺口較大、驗收時間又短,他就廣泛發動朋友,四處求援,能賒來材料就賒過來,能少花錢就一定把價格壓到最低,五六十天時間,他幾乎長到了辦事處。很快,一個有塑鋼窗、防盜門、彩鋼蓋、扣板天棚和地磚的健身中心建成了。
社區內有一條20餘年未解決的垃圾山,與居民家房脊一樣高。居民站在『垃圾山』前是一肚子的怨言。
於化豐看到這一情況後,就跑到親朋好友那裡求援,有車的出車,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就幫助僱車。起早貪黑,集中一切力量『搬山』。亞麻廠、佳木斯熱電廠的鏟車,鋁廠的運輸車,市容局的垃圾運輸車,社區內擁有小車的志願者,還有數百名居民,齊參戰,連續奮戰近三個月,6000立方米垃圾被運了出去,道路平了,蒼蠅蚊蟲孽生源沒有了,居民臉上露出了笑模樣。
社區內有一條路因為沒有下水每逢下雨天水排不出去,道路泥濘,行人難行,群眾有意見。於化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不住地往上跑,爭取政策,很快就解決了修建1000多延長米路段需下水涵管的問題。佳西辦的十個社區均為原大中企業家屬委,是全市弱勢群體最為集中的地區,開展低保工作尤其敏感,家家相通,攀比性很強。為了確保低保金安全有序的發放,於化豐忍住闌尾炎發作的病痛,堅持領導全辦人員深入調查摸底,科學准確地發放低保金。
在他的帶領下,這個辦事處共安全發放了370萬元低保金,發放臨時救助資金達360餘萬元,從未出現任何紕漏,多次得到市政府以及市民政局領導的表揚和肯定。『居民有困難我幫助,居民發展我服務。』於化豐的格言成為每個辦事處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他們在雲環社區成立了佳市首家社區愛心慈善超市,被救助人員達到560餘人次。
社區有一個下崗職工卜慶友,想辦一個酸菜廠,缺少資金和技術,愁眉苦臉。於化豐聞訊後,鼓勵他堅定信心,幫助他解決資金近萬元,請科技人員幫他充電。如今,卜慶有興建的佳佳樂酸菜廠紅紅火火地開了起來,產品遠銷東北三省。
辦事處的各種收費項目完全向社會公開。在辦理低保工作中,總要有一些不符合條件的,托關系找熟人,並用請客送禮等手段以求達到目的,他都嚴詞拒絕了。經常有一些情緒激動的人,甚至是一些『社會人』找到他,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威脅他,以求長期低保,他堅持做到一個口子也不開,一個面子也不給。為了不瞞報、漏報,他堅持定期走訪低保戶,對全辦1270戶的2730低保人員,做到了心中有數。至今沒有一例超標准低保,杜絕了違規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