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0日電 今年年初以來,哈爾濱市道裡區工農大街一帶私建濫建成風,出現的違章建築面積達37000平方米之多。昨天,哈市城市規劃局與哈市道裡區政府聯合行動,依法對工農大街一帶的違章建築進行拆除,共拆除躍進七道街上的三處大型私建房屋,拆除面積3000餘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處面積就有近2600平方米。
昨天上午,記者在工農大街一帶看到,居民區內二至四層的樓房此起彼伏。有些樓房是在原有基礎上後接高的,不但底層與上面部分的結構不一致,而且顏色也不一樣:底層抹了水泥坯子呈灰色,而上面的樓層只是簡單地壘起了牆體,紅磚暴露無疑。還有部分樓房從其嶄新的門窗以及建築材料上判斷,完工的時間沒有多久。這些後接高的樓房和新建的樓房面積大都在100平方米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2000平方米,室內基本上沒有裝修,有的甚至連上下水等基礎生活設施都沒有。據哈市城市規劃局規劃監察大隊有關人士介紹,去年年底,哈市道裡區工農大街一帶的棚戶區被納入了城區拆遷改造計劃之中。為了增加房屋的面積、在拆遷過程中多獲得一些拆遷補償款,今年年初,工農大街一帶的居民紛紛大興土木,私自接樓、蓋房,甚至一些外圍住戶也前來『投資』,准備借機生財,致使這一帶的房屋出現嚴重的『水腫』。經初步摸底調查,目前工農大街一帶的私建房屋共有48處,總建築面積37000餘平方米。這些『水腫』房未經有關部門審批,而且大多為突擊建房,沒有通過相關部門的安全驗收,屬於違章建築,必須予以拆除。
有關部門表示,今後他們將按照法律程序,陸續對工農大街一帶的其它違章建築進行拆除,同時提醒市民,擅自改建的房屋在拆遷過程中沒有補償,私建濫建不會帶來經濟利益,只會白白地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