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電 放眼中國版圖,從內蒙古的滿洲裡、黑山頭、室韋經黑龍江的漠河、黑河、綏芬河、撫遠、同江,到吉林的琿春,逶迤4300多公裡,與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山水相連的近20個邊境口岸散布在北疆邊陲。
20多年來,這條黃金曲線見證著中俄邊貿的潮漲潮落,並在中俄經貿合作迎來新機遇之時,積極探索並試圖勾勒出中俄邊貿的新走向。邊貿熱潮突來一度自我迷失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中蘇兩國地方邊境貿易開始復蘇。從邊民以貨易貨開始,滿洲裡、黑河、綏芬河、琿春等得風氣之先的沿邊開放城市卷入了邊貿熱潮中。百萬計背包摞傘的邊貿大軍從內地的大江南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沿著蜿蜒的鐵軌撲進了這股大潮中。
隨處可見的塔吊把這些邊境城市裝點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工地,蜂擁而至的中外商賈、拎著大包小包的游客喧囂著邊城。
但是,那時的貿易多是一些小商小販掠奪式的短期行為,假冒偽劣也損毀著中國商品的形象。低層次無序的貿易往來經不起半點風吹草動。到了1994年經濟泡沫開始破裂的時候,這些口岸無一例外地陷入沈寂,丟下的『半截子』工程隨處可見。
滿洲裡的一個統計很有代表性:1998年末,閑置或中途下馬的樓房積壓資金達2 3億元,貿易公司由開放之初的2000多家下降至100多家,擁有2300多個攤床、匯集全國各地經商者的滿洲裡中俄互市貿易區基本上人去樓空……
口岸眾多的對俄經貿第一大省———黑龍江也不例外:1993年對俄進出口18.9億美元,1994年、1995年下滑至8億美元和7億美元,直至1999年均在8億美元左右。
分布在黃金曲線上的邊城迷失了自我。
-沿邊口岸各造優勢領跑中俄經貿
經歷了幾年的陣痛之後,隨著俄羅斯經濟恢復發展,邊貿再度昇溫。但這一次降臨的機會,更多緣自各口岸的傾力創造。
轉變服務意識:口岸綜合環境治理,打擊假冒偽劣,樹立誠信品牌,一站式服務……各個口岸不約而同打出了改造環境牌。
口岸的主體優勢在哪?在通關,在物流。只有增加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流通,口岸纔有大發展。從1998年至今,滿洲裡口岸鐵路站場改造累計投入資金18億元,完成鐵路站場應急改造、擴能改造等重點工程,新建木材、油田、集裝箱等專用站場;寬、准軌站存能力由日均700輛增加到2200多輛,年綜合換運能力由600萬噸提高到2000萬噸,居全國沿邊口岸之首。2004年,口岸貨運量達到1400萬噸,今年預計可突破1800萬噸,成為原油進口的主要口岸。
與滿洲裡一樣,物暢其流也為綏芬河帶來了人流、資金流,被譽為『國境商都』的綏芬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移民城市,10多萬人口中,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各佔一半。積極吸引外資,引進戰略投資者,則是這個開放城市的妙招。上海世茂攜100億資金而來,共建綏—波貿易綜合體,建材批發市場、旅游商品批發市場、果菜儲批市場、五金家電小百出口批發市場相繼開工建設。
黑河、同江、撫遠……各個小城在物流、招商引資、環境改造等方面各打特色牌。今年前七個月,我省對俄進出口完成28.4億美元,增長42.2%。其中,出口18.5億美元,增長91.7%。
作為連接中俄的重要樞紐,邊貿在中俄經貿中起到領跑作用。
-黃金邊貿線迎接中俄經貿『蜜月』期
去年中俄雙方貿易額突破200億美元大關。隨著兩國高層不斷會晤,邊界問題妥善解決,中俄兩國經貿合作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雙方還約定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中俄兩國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00億至800億美元,到2020年對俄投資達到120億美元。在優勢互補的前提下,中俄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因為得益於邊境貿易發展,原來遠離沿海、交通不便,很閉塞,具劣勢的內陸邊境城市,進入了國際市場,在資源、產品、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面,得到了優勢互補,推動了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那麼,在新形勢下,邊境城市該如何迎接這已經到來的『蜜月』期?
不可否認,邊境區域經貿合作存在領域較窄,進出口商品單一等問題,同時更存在著進出口貿易僅僅是『酒肉穿腸過』的老問題。
以我省為例,對俄貿易額由2001年的17.9億美元,躍昇到2004年的38.2億美元,連續三年實現30%以上的增速。但在對俄出口的產品中除個別口岸城市農副產品外大部分是外省產品,本地產的商品所佔比重僅有20%左右。
這不僅是黑龍江的尷尬,也是其它與俄接壤省份的窘境。今年初,分析中俄經貿走勢,我省提出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對於邊境貿易來說,一是把單純的邊貿轉向與俄羅斯腹地合作,二是由單純的貿易向貿易、加工和投資相結合的方向轉變。
建立出口加工帶,利用資源優勢,研究市場需求,實現過腹增值,加大對俄投資,成為各口岸的破題之筆。黑龍江省提出了大綏芬河概念,打造『北方深圳』、『五年內再造一個綏芬河』。滿洲裡在大物流、大通道的基礎上開展進口資源加工產業,形成聚集效應。黑河則利用俄電吸引高耗能產業,吉林的琿春出口加工園區也吸引著南方投資者……投資22億元的深能源來了,山東魯能來了……汽車、電視機組裝線開始現身邊境口岸,南北聯手還開始了境外能源原材料合作項目。
今年7月初,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時,雙方均提出擴大地方合作。面對新機遇與新挑戰,黃金邊貿線正在以各自的優勢,勾勒未來邊貿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