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中俄邊境口岸行第一站:滿洲裡——西伯利亞的『菜籃子』
2005-09-10 15:03:5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秦嗣臻 胡日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0日電 9月2日,滿洲裡新糧果菜出口基地。一輛輛裝有新鮮蔬菜、水果的俄羅斯大型卡車,經過電子監控系統的檢驗檢疫後駛向俄羅斯。滿洲裡國家檢驗檢疫局植檢處處長李恆亮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滿洲裡出口俄羅斯的果蔬已超過14萬噸,佔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果蔬市場的70%,成為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名副其實的『菜籃子』。

  謝丹是滿洲裡市的一位水果批發商,平均兩天就有一輛俄羅斯的集裝箱大貨車到她這裡,裝滿水果後運往俄羅斯。據滿洲裡國檢局植檢處介紹,今年前8個月,滿洲裡口岸每個月的果菜出口量最少1萬噸,預計到聖誕節時可能達到3?4萬噸。

  現在,滿洲裡市有100多個果菜出口民營企業。果菜出口,帶動了運輸業,擴大了就業,提高了地方稅收,激活了口岸經濟。僅滿洲裡市相關從業人員就約有4000人。

  與謝丹合作的俄羅斯伙伴伊萬說:『中國的水果很便宜,而且質量也不錯。』所以他常常開著載重十幾噸的大貨車,往返於滿洲裡口岸。伊萬告訴記者:『我不和其他國家做生意,只和中國做。』

  近兩年來,滿洲裡抓住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蔬菜水果短缺、市場需求旺盛的機遇,利用口岸優勢,內建基地,外闢市場,大力發展出口創匯型農業。果菜出口從前幾年的2萬噸增加到2004年的20多萬噸,過去只出口苹果、甘橘、梨等『老三樣』,現在達30多個品種,國內除了西藏和貴州之外,其它省市區的果菜,都通過滿洲裡口岸銷往俄羅斯赤塔、伊爾庫茨克、克拉亞爾諾斯克、新西伯利亞,最遠銷到聖彼得堡。這裡已經成為國內第二大新鮮果菜出口口岸。

  讓謝丹和伊萬們選擇滿洲裡口岸,還因這裡有服務與通關的優勢。根據俄羅斯果蔬市場逐年旺盛的需求,該口岸依托內地豐富的果蔬資源,建立了可以儲藏4萬噸果蔬的四大藏儲基地。此外還密切跟蹤市場,及時調整國內果蔬種植和出口結構,加強在俄羅斯銷售網絡的建設,初步形成了內地種植、口岸基地中轉出口、境外銷售的產供銷『一條龍』模式。

  滿洲裡口岸2003年采用的果菜出口綠色通道申報系統,在果蔬出口中產生了奇效,實現了『一次檢驗,分批核銷,當日驗貨,當日出銷』。現在出口一車果菜,從報關報檢到辦理承運等手續,由過去的5個小時縮短為45分鍾左右。

  伊萬興奮地告訴記者,自己現在往返一次只需兩天時間。早上從滿洲裡的新糧果菜出口基地裝上水果,當天就可送到赤塔州的市場上。

  初秋的滿洲裡,雖然已有微微涼意,但新糧果菜出口基地卻是一派火熱場面,果菜出口商、檢驗檢疫部門工作人員都在緊張忙碌著。滿洲裡口岸正在瞄准仍在昇溫的俄羅斯市場,發揮口岸的儲藏、保鮮、包裝、加工、監管和分撥、運輸等功能,不斷調整結構和提昇出口創匯水平,深度開發俄羅斯市場。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