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管理不到位整改走過場 噪聲污染治理難解市民『心中之痛』
2005-09-12 09:05:3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牛顯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9月12日電 今年6月1日,哈爾濱市新實施了《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居住環境保護條例》,對居民區噪聲治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辦法。為了把這一辦法落到實處,還市民清靜的生活環境,哈爾濱日報《讀者焦點》版推出了『噪聲污染曝光臺』欄目,對市民反映強烈的噪聲污染進行曝光。欄目推出後,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投訴熱線電話火爆,群眾提供線索,有關部門配合進行治理。至今,『噪聲污染曝光臺』已發表12期,對50多起群眾反映強烈的噪聲擾民事例予以曝光,市、區執法部門,依據曝光臺提供的線索,及時進行查處,被曝光的噪聲擾民問題得到初步治理。在治理噪聲擾民采訪中,記者發現,噪聲擾民問題的存在,除了一些商家為了私利,不顧居民利益的不法行為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導致噪聲擾民久治難改的原因之一。

  媒體曝光治理初見成效

  近幾年夏季,哈爾濱市居民區噪聲擾民一直是群眾呼聲強烈的社會問題,佔本報讀者信訪總量的70%。本報『噪聲污染曝光臺』欄目,無疑為群眾開闢了解決噪聲擾民問題的投訴渠道。近3個月來,在本報受理的噪聲投訴事例中,居民反映較突出的擾民項目集中在居住區飯店排煙機、塑鋼門窗加工、鐵藝加工、汽車修配廠室外經營、建築工地晝夜施工、歌廳播放高分貝音響等問題。對於群眾投訴的問題,本報選擇典型的案例及時曝光。同時通過環保12369投訴受理中心,市、區環保和行政綜合執法等多家職能部門到現場進行監督檢查,並先後對近50家違規單位下達了整改通知,對處理結果本報予以跟蹤報道。

  媒體的曝光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在治理群眾投訴的噪聲擾民問題上,收到了一定的成效,50多家問題嚴重的噪聲擾民問題被曝光後,在有關部門的監督下,絕大部分業者按要求進行整改,噪聲得到有效的控制,群眾對此較為滿意。

  噪聲污染治理難去根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被曝光的50餘家產生噪聲的經營單位,大部分是在居民區樓院內開辦明令禁止產生噪聲、振動的項目,一些產生噪聲的經營單位被查處後,風聲一過便出現了反復現象。

  8月15日曝光的南崗區四明街32號居民樓前商販車輛不分白天黑夜運輸玉米產生噪聲擾民問題,本報報道後,南崗區行政綜合執法局於見報當日便到現場進行調查,對該市場批發玉米的商販進行了警告,市場上的商販當即向有關部門表示降低工作中產生的噪聲污染。可被警告當天,附近居民劉女士再次投訴,稱該地區噪聲擾民並未好轉,商販們仍然我行我素。

  8月29日記者接到投訴,反映道裡區康安小區24號樓下『龍盛燒烤』、『喜元砂鍋居』戶外經營,每天吵嚷到晚上12時左右,造成居民無法正常休息。道裡區行政綜合執法局於見報當日對違規戶外經營飯店下達了整改通知。然而當晚5時許,記者便接到群眾舉報,反映飯店仍在戶外經營,記者趕到現場看到,樓下的食客當晚10點仍沒散去,行酒令的喧嘩吵嚷不絕於耳。

  道外區北七道街快樂園餐廳為了招攬生意,每天下午4點至晚上10點4個高音喇叭開始播放,嚴重影響居民正常休息,問題被曝光後,道外區行政綜合執法局於見報當日對其下達了整改通知。起初一個星期,該飯店播放噪聲擾民有所收斂。事隔10日後,記者再次接到舉報,稱該餐廳竟僱來樂隊演出,一直演到到晚上10點多鍾。記者到現場核實,看到該餐廳門前有一支5人樂隊正在演出,4個高音喇叭齊鳴,在10米開外的地方都能強烈地感受到噪聲產生的震顫。

  管理不到位整改走過場

  噪聲擾民為什麼總是得不到根治?采訪中記者發現,有關部門管理不較真、走過場是導致噪聲污染治理難根治的原因之一。

  哈爾濱市新頒布的《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居住環境保護條例》已實施3個多月了,環保、城管行政執法、工商等部門建立了噪聲投訴歸口管理,限時辦結機制,以及城市居民居住區開辦項目環保許可分類管理名錄,為確保投訴的案件得到及時、有效的分類治理,有關部門還建立監管職責落實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公布了效能監督和行政執法的投訴電話。

  有了制度不等於問題解決了,關鍵是如何把制度落實在實處。《條例》明確說明,在居民居住區禁止開辦產生噪聲、振動的廢品收購站、空車配貨、加工廠點等經營項目,如被查出按要求必須變換經營地點或改變經營項目。可道裡區經緯七道街13號院內擾民廢品收購站被曝光後,環保部門向其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建議搬遷或重新選址。可事隔數日後,該廢品收購站又開始經營。時至今日,該廢品收購站仍在偷偷摸摸營業。院內很多居民不解地說:『有關部門建立的監督責任追究機制究竟還算不算數,為何一個小小的擾民廢品收購站就根治不了呢。』

  本報《飯店排風噪聲擾民馬路修車居民鬧心》一文中,報道了南崗區馬家街附近的汽車修理部噪聲擾民問題,南崗區行政執法部門當即對該街10家汽車修理和汽車美容點下達了《約談通知書》,按《條例》這些汽車修理部屬於環保承諾告知和禁辦告知以外有噪聲、振動的擾民項目,需有關部門進行『環保影響評價審批』和『檢測驗收』,可如今仍有一些汽車修理部夜半經營擾民。南崗區海城街兩側的一些居民院內鐵藝加工被多次曝光後,噪聲擾民問題始終是群眾心頭之患。一些群眾認為,有關部門管理流於形式,走過場,查處後有人說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是按規定處罰、整改。

  根治噪聲污染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防治噪聲污染需要長效工作機制,頒布《條例》重在管理落實。如何把這項關系到千家萬戶根本利益的工作抓出實效,的確為有關部門提出了實實在在的課題。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