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2日電 8月16日上午,哈爾濱北方劇場,座無虛席。
臺上,正上演著由省龍江劇院富錦分院編排的大型反腐倡廉龍江劇《路》;臺下,坐著來自省直機關的黨員乾部2000餘人。隨著劇情展開,臺上唱出的是鐵窗內腐敗分子跪在母親面前一句句痛斷肝腸的悔恨,臺下發出的是黨員乾部們一陣陣沈重而痛惜的嘆息。當帷幕徐徐落下,全場爆發出長久而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路》在人們心中引起的警示和共鳴:放棄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就可能成為人民的罪人,走上一條不歸之路。濃郁的黑土特色
《路》介紹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清晨,考入大學的農家孩子鄭金生站在臥牛河畔,對著空曠的大山高喊:『我要告別臥牛河了!』送別時,年邁的母親叮囑他說:『生子,過河時加小心,千萬別摔了!』漫天風雪中,母親這句話,激勵著鄭金生從貧困的山村走進了大學,畢業後又以突出的工作業績當上了某市副市長。然而,在金錢、美色面前,鄭金生最終放松了思想改造,在為家鄉臥牛河建橋的工程中,他大搞權錢權色交易,結果造成新橋遇暴雨垮塌,學生落水,自己親哥哥也在搶救學生時溺水……靈魂的扭曲和無度的貪婪,使鄭金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該劇警示黨員乾部要抵御權力、利益、金錢美色等種種誘惑,時刻保持清正廉潔本色,在藝術上精心設計,體現出濃郁的黑土特色。該劇『一人一線一故事』,把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穿成串,融二人轉、拉場戲、東北方言於一身,讓觀眾在跌宕起伏的情節中,欣賞到龍江劇獨特的美。知名導演李文國別具一格的表現手法,也使該劇較之以往的反腐倡廉劇目,更富時代特色和創作新意。廉政文化新載體
用新穎的文化形式開展反腐倡廉教育,一直是省紀委在工作實踐中遵循的宗旨之一。龍江劇作為地方戲,在群眾中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但把反腐倡廉題材用龍江劇來表現,富錦市紀委從未嘗試過。他們認真分析全國發生的反腐大要案,特別是剖析田韓等案件產生的原因、影響及危害。經過近一年時間,七易其稿,終於完成了劇本創作。為節省費用,他們在導演、演員及作曲等舞臺力量選配上,全部依托地方劇團現有演職人員。《路》劇的創作演出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心,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楊光洪親自參加了《路》劇在全省的巡演座談會,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並讓省紀委宣教室專人現場指導。他在觀看《路》劇後評價說:『劇情沒有簡單化、人物沒有臉譜化、表演沒有程式化。乾部群眾喜聞樂見,具有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一次靈魂的洗禮
去年12月15日,《路》在富錦首演,轟動小城。全市1600多名黨員乾部觀看,很多人是流著淚走出劇場的。之後,《路》相繼在佳木斯演出8場,受教育人員達8000多人次。佳木斯一位離任的老同志向紀委要票觀看。他感慨地說:『在進行先進性教育活動時上演《路》,就像一場及時雨,衝刷著廣大新老黨員的心靈。』
近日,伴著各地宣傳學習《實施綱要》的熱潮,省紀委等部門要求各地、各單位組織觀看《路》。在哈爾濱,有近萬名黨員乾部觀看。剛參加工作的機關乾部蒲雲峰說:『要以劇中主人公的蛻變作為一面明鏡,時時對照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哈爾濱中大路橋公司董事長徐延慶談道:『我們日常工作就是修路,路要修得坑坑包包,遲早要翻車出事故……』
不僅如此,觀看《路》後,有的黨員乾部寫下了讀後感以自警、自勵。有的單位把劇照配以劇情介紹,掛在了宣傳欄上。還有的單位利用政治學習時間,以『看臺上的鄭金生,不做臺下鄭金生』為主題,開展討論。廣大乾部普遍反映,《路》的演出不僅讓人獲得了藝術上的享受,而且受到了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
正在熱演中的《路》,必將警示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