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3日電 第一屆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於6日在長春市閉幕。黑龍江省代表團在博覽會上小試牛刀,組織20個部門和企業參展,共設了30個展位。期間先後簽訂貿易合同和協議24個,金額達1700多萬美元。
雖然這樣的成果令人滿意,但我省代表團也看到了危機:東北亞經濟圈是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由於同處東北亞腹地,東北亞市場對我們東北三省尤其舉足輕重,因此,三省對東北亞市場的爭奪戰必將日益激烈。目前,吉林省舉辦了以東北亞為主題的區域性、綜合性國際經貿博覽會;東北亞六國高科技項目的盛會———2005年東北亞高新技術博覽會也將於本月21日在沈陽市舉行。
東北亞經濟迅速崛起
在博覽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現在,東北亞經濟作為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迅速崛起。去年,東北亞各國貿易總額為2800億美元,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5。中國與東北亞各國的貿易總額佔總貿易額的1/4,而且這種增長的態勢十分迅速,如中俄貿易額連續5年實現30%%的高速增長。俄羅斯、蒙古、朝鮮、日本及韓國等東北亞五國已成為我國特別是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其主要原因是東亞地區經濟的互補性非常強。如,俄羅斯、蒙古擁有資源優勢,日本及韓國擁有資金、技術優勢,我國擁有市場優勢。將這些國家通過東北亞博覽會這一平臺『捆』在一起,構成一個『經濟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那麼這種互利共贏的優勢就更明顯。
當一些公司還在觀望時,牡丹江市龍飛商貿實業有限公司卻毫不猶豫地決定到長春參加博覽會。該公司董事長叢多明說,他們看好了東北亞市場的潛力。現在俄羅斯、韓國等東北亞國家的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喜歡食用天然食品,因此該公司生產的綠色食品、山產品等在東北亞市場的銷售十分可觀,因此他們已將東北亞市場作為主打市場。
群雄角逐東北亞市場
作為大型國際性區域綜合博覽會,第一屆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吸引了3萬多位國內外客商的目光,國內有廣東、江蘇等23個省區市,哈爾濱、深圳、大連等15個城市及2000餘戶企業參會。客商們都想借博覽會這個平臺,尋找商機,進軍東北亞市場。
省商務廳貿易發展促進處處長趙文華說,東北亞市場極具活力,由於地理位置接近,現在東北三省、天津等省市都在爭奪這個市場。雖然東北三省各有優勢,比如我省對俄經貿實力強,吉林對韓國、朝鮮優勢明顯,遼寧是東北三省的惟一出海口。三省又同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一大旗下,在資源、產品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我省與吉林省都有農業、制造業的優勢,因此三省是既有合作,也存在著競爭。從博覽會來看,其主要活動內容如投資洽談、經濟合作、高層論壇等及面對的東北亞市場都與哈洽會相似,二者必然要爭奪客商,進而成為競爭對手。
吉林省原來是東北三省惟一一個沒有國家級展會的省份,此次舉辦博覽會,吉林省在不到一年中就填補了這個空白,這無疑值得我們學習,同時也令我們感到了壓力,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招商局局長宋國范認為。
遼寧省則另闢蹊徑,正緊鑼密鼓地籌辦東北亞高新技術博覽會。據悉,其在東北亞六國引起了強烈共鳴。東北亞各國有關科技機構、民間經濟團體普遍將其看作是擴大區域科技合作、參與東北振興的良好機遇。據了解,目前五國已有30個團組600多人報名參加。同時,還有世界500強、國外大型企業及跨國公司參展。
知己知彼纔能百戰百勝
失去一個機會,就落後一個時代。魏建國說,振興東北需要做的事很多,但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並提高開放的層次。進一步加強與東北亞各國的合作將是目前最現實的選擇。
趙文華認為,在我省與東北亞五國的經貿合作中,中俄經貿合作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很可能是最具潛力的經貿合作之一。我們應該以此為依托,發展與其餘四國的經貿關系。同時鼓勵推動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大力發展自主出口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提高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支持和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進行對外投資,鼓勵企業以並購、租賃、境外上市、設立研發中心等形式到東北亞國家開拓市場。
現在我們對東北亞市場知之甚少,要打開市場,首先要了解它。宋國范說,應該針對其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等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比如現在俄羅斯女性特別注意減肥,因此我們及時開發生產了植物減肥茶,結果在俄羅斯受到歡迎,去年出口額達到5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