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9月13日電 素有『共和國裝備部』之稱的東北地區,在國家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的推動下,已有360多萬產業工人轉變國有身份並得到妥善安置。
3年前,遼寧省著手建立一個獨立於企業和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04年底,這一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共完成178.8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由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去年5月,這一改革試點工作開始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推進。到2005年6月底,黑龍江省『並軌』總人數為124.3萬人。目前,吉林省也有61.6萬人領取了經濟補償金,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至此,東北地區已有360多萬國有企業職工轉變身份。
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東北三省全力以赴籌集資金,使原國有企業職工實現生活的平穩過渡。遼寧省人均經濟補償金為8722元,共支付經濟補償金155億多元。黑龍江省人均經濟補償金為8527元,共支付經濟補償金105億多元。吉林省人均經濟補償金為8428元,已支付經濟補償金50多億元。東北三省累計為這些原國有企業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300多億元。
作為第二批試點省份,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從多方面推廣遼寧省的試點經驗,根據自身特點穩步推進『並軌』工作。黑龍江省圍繞國務院批復的試點實施方案,共出臺了10個配套性文件,對有關政策進行了細化。這個省十分重視解除勞動關系人員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將社會保險關系接續列為『並軌』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標。目前全省已經為60.9萬人接續了社會保險關系。
哈爾濱市完善社會保障試點領導小組辦公室並軌組組長張傳德說:『這是一項嶄新的事業,涉及百姓的生活,涉及社會的穩定,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基本養老金部分積累制度的建立、『並軌』工作、社保資金籌措和管理、低保、醫保等制度的建立……所有這些,都是這次國家在東北地區實施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方面。據介紹,今年9月底前,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並軌』工作將基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