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一張誤診的乙肝診斷書讓5齡女童兩年換14家幼兒園
2005-09-14 08:02:5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4日電 5年前,患有乙肝的母親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寶寶,產院診斷女嬰也是一名『乙肝患者』。從此,這名小小的『乙肝患者』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在一次偶然的體檢中,家人發現,孩子是健康的!得知這一消息,淚水悄悄滑過女孩母親的臉頰……

  家住哈爾濱市的張秀麗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一段辛酸的故事。張女士15歲那年,在學校的一次常規體檢中被查出是一名乙肝大三陽患者,雖經多次治療,但病情沒有好轉。2000年初,她懷孕了,家人在欣喜之餘擔心孩子生下來後也是一名乙肝患者。通過諮詢,她得知孕婦在注射疫苗後,孩子有90%的機率是健康的孩子。在防疫站,她注射了3針乙肝免疫球蛋白,並按照要求進行了全程免疫。

  2000年12月1日,張女士在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自然分娩產下了一名女嬰。張女士急切地想知道孩子是否是乙肝患者,檢查後醫生說:『這孩子和她的媽媽一樣。』

  張女士說,孩子非常聰明可愛,她給孩子起名叫寧寧,希望孩子一生都平安順利。但是,從寧寧兩歲多開始,除了爸爸和媽媽,寧寧幾乎沒有被別人抱過,更別說是被別人親過了。

  張女士啜泣地對記者說,因工作原因,也為了不讓孩子失去啟蒙教育的機會,家人決定把寧寧送到幼兒園。在對孩子的健康狀況進行隱瞞後,張女士將孩子送到了一家私人幼兒園。然而在這裡,寧寧第一次受到了歧視,感到了孤獨。老師在一次與寧寧的聊天中偶然得知孩子是乙肝患者後,態度馬上發生了轉變,不再哄寧寧,更不讓別的小朋友與她一起玩。幼兒園的老師教孩子們跳舞,小朋友們誰也不理睬寧寧,她就獨自躲在角落裡,孤零零地看著同伴們盡情地玩耍。寧寧只能回到家對著鏡子一個人跳。寧寧每次受到冷落,都會委屈地問:『媽媽,小朋友們為什麼都不願意跟我一起玩?老師也不理我呢?』聽完後,張女士無言以對,只是抱著女兒流淚。寧寧非常喜愛一個娃娃,並給娃娃起名字叫佳佳。一次,張女士到幼兒園接寧寧回家,看到她正對著佳佳說:『我們永遠是好朋友,因為你不會不理我。』

  為了不讓孩子再受歧視和冷落,張女士決定給孩子換一家幼兒園。但有名氣的幼兒園要求嚴格,她怕孩子進不去,只能選擇一些規模小、偏遠的幼兒園。為了讓幼兒園收下孩子,張女士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說謊,幼兒園如果要求她提供孩子的健康證明,她也只能一拖再拖,實在拖不下去了就再換一家幼兒園。經常是一個月左右就得換一家幼兒園,在2年多的時間裡,她共給孩子換了14家幼兒園。

  從出生到現在,寧寧的姥姥、姥爺從來沒有親過外孫女一口,每次吃飯寧寧都會有單獨的一套餐具,她吃剩的飯菜會被全部倒掉。張女士說,一次他們全家人要到親戚家串門,親戚家為此全家人都打了乙肝疫苗。經過多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寧寧的性格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天真活潑變得唯唯諾諾,膽怯自卑,可憐的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說著說著,張女士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

  事情在今年發生了改變。8月份,張女士帶孩子去體檢,醫生平靜地告訴她:『孩子肝功正常。』醫生的平靜卻猶如晴天驚雷,張女士從醫生手中搶過化驗單仔細看了半天,在確認孩子不是乙肝患者後,她頓時淚流滿面。帶著復雜的心情,她又帶著孩子來到了另一家大醫院進行檢查,結果仍是:孩子一切正常。

  張女士和家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不知是高興還是氣憤。這麼多年的委屈一幕幕地湧上了她的心頭。只因醫生的一紙定論,她和家人5年來承受了別人想不到的痛苦和歧視,夫妻兩人為此還鬧過離婚。雖然孩子被確診沒有患乙肝,但從前活潑可愛的寧寧現在已經變成性格內向、孤僻的孩子了,不敢主動和小朋友玩耍。一次次地受到冷落和歧視,已經在她幼小的心靈埋下了陰影。直到現在,孩子在吃飯時都會主動要求:『媽媽,我用自己的小花碗。』

  對此,記者采訪了當時張女士生產並給孩子做檢查的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認為張女士和家人為此承擔了一些本不該有的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但這件事情的結局是好的,並未發生不良的後果,醫生沒有責任。該負責人表示,她會對此事情進行調查。□本報記者張強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