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5日電 今年,哈爾濱市需進行清產核資的企業達838戶,現在已有725戶企業啟動了清產核資工作,佔全年計劃數的86.7%。
據了解,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全市國有企業改革要啟動90%、完成70%的目標,按這個目標,今年需進行清產核資的企業達838戶。其中,市本級啟動102戶,佔計劃的75.5%;區縣(市)啟動623戶,佔計劃的91.21%。到目前已完成清產核資的企業429戶,佔啟動戶數的59.2%。其中,市本級完成54戶,佔啟動戶數的52.9%;區縣(市)完成375戶,佔啟動戶數的61.9%。
年初,市國資委制定了《哈爾濱市清產核資復審工作規則》、《哈爾濱市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工作問題解答》等文件,規范了企業清產核資行為,使企業清產核資結果更加真實可靠。同時,市國資委聘請專家編寫培訓資料,並對市本級各主管部門、各區縣主管部門、入圍中介機構等相關部門的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僅市裡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培訓人數就達560人。
今年起,市本級對所有企業的清產核資工作,均委托黑龍江中齊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復審,上半年共審查36戶。其中有19戶企業存在初審確認的損失證據不足或潛盈清理不徹底等問題,復審結果的淨損失較初審結果減少7050萬元。在復審基礎上,根據企業淨損失額的大小,再分別召開與企業主管部門聯審會議(淨損失1000萬元以下)、主任辦公會(淨損失在1000萬元以上至2000萬元以下)、專家評審會(淨損失在2000萬元以上)進行審核,淨損失在5000萬元以上的還要報市政府審定。
針對個別企業因時間緊,一些證據搜集不全等原因未予認定的損失事項,市國資委按國家有關規定,組織企業和中介機構進行補充清理和鑒證。到目前為止,市機械(控股)公司所屬的二工具、工程機械、變壓器等企業的補充清理和鑒證已經結束,進一步夯實了企業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