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6日電 在各項指標中,哈爾濱的居住質量、人居環境分別位居第97位和第99位。居住質量著重衡量居民家庭住房狀況的優劣程度,其核心指標是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人居環境質量是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該子系統選用人均綠地面積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核心指標。是不是這兩個指標的滯後拖了『後腿』?中國城市生活質量課題組負責人、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分析認為,這兩個指標對哈爾濱的生活質量有一定的影響,並不是主要原因,但應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他認為,一個城市的生活質量與經濟增長方式有關,投資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與生活質量不一定成正比,而內需型的增長方式則與生活質量成正比。從數據來看,哈爾濱的GDP總量2001年至2003年的平均數位居全國第21位,說明經濟增長很快,但是從排行榜來看,居民人均收入位居第68位,說明居民收入不是很高。
生活質量與GDP並非成正比
連玉明介紹,從微觀角度而言,城市生活質量是指城市能滿足每一個居住者生活個性化需要的程度。桂林的GDP總量3年平均數位列全國第100位,但其在生活質量排行榜上位居第15位,遠高於一些大城市;海口GDP總量3年平均數位列全國第79位,但在生活質量排行榜上位居第28位。『這說明,生活質量是多維的,它不僅強調生活富裕,還強調宜居、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生態等概念。』連玉明建議,哈爾濱應該加大對社會事業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關注。
黑龍江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新穎認為,該排行榜的相關指標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哈爾濱的情況。從排行榜來看,哈爾濱與發達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從區域發展角度來看,長春位居第47位,沈陽位居第57位,由此可見,哈爾濱在東北三省的省會城市中顯現出了相關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