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污染主力"換位" 生活污水成為松花江的主要污染源
2005-09-18 06:57:0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周雪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8日電 說到江河污染,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工業廢水,而一項統計顯示,目前哈爾濱市區每天排入松花江的生活污水近80萬噸,而以前的工業廢水由於經過處理,大都達到排放標准而成為次要污染源。

  我們的母親河松花江的污染問題一直是百姓關注的對象,每當提起污染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工業廢水的排放。據市環保部門統計,2004年市區內的廢水排放量總量為35040萬噸,其中生活污水為27870萬噸,生活污水中COD(污染物化學耗氧量)為55613噸,而工業污水的COD含量僅為22715噸。

  據省環保局宣教部林處長介紹,幾年前,在松花江的污染因素中,工業污染佔主導。如今,隨著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政府對企業排放污水的監管措施逐漸加強,松花江污染結構發生了『質變』:工業廢水經處理,已基本達到排放標准,而未經任何處理的生活污水成為松花江水質污染的第一『殺手』,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洗滌用品不斷『昇級』,含有有毒化學成分的污水對松花江的水質構成了嚴重威脅。松花江因此藏污納垢,清澈盡失。

  資金不足,污水處理成難題

  建設污水處理廠是解決松花江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遠達不到國家標准。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城市必須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到2005年,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處理率應達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處理率應不低於60%,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重點風景旅游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

  據了解,我市文昌污水處理廠歷經8年之久,已經投入使用,.它主要處理來自馬家溝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計劃日處理能力32.5萬噸,但是它實際的處理能力只有16.25萬噸,而哈市有四大排污匯水區,日排污水近100萬噸,即使新建的太平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後,我市的兩大污水處理廠也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

  為什麼污水處理廠不能高效發揮作用呢?據專家介紹,污水處理歷來是一個耗資行業,資金缺乏一直是發展的瓶頸。污水處理廠投資動輒幾千萬元到數億元人民幣,資金問題往往成了攔路虎。有的污水處理廠建成,卻並未完全投入使用,主要由於運行費用太高,政府無力投入,建成的工程大多處在虧損運行狀態。

  哈爾濱市供排水集團副經理王銘和算了一筆賬,污水處理設備用電量大,文昌污水處理廠投用後,僅電費一年就要5400餘萬元。如果哈市同時運轉幾座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就要上億元,光有環境效益,沒有經濟效益,企業自然無法生存。

  治理生活污水刻不容緩

  污水處理廠難以維持正常運行,而松花江不容再無限制地排污,多方努力治理污水勢在必行。據林處長介紹,由於污水處理廠的投資過大,有些城市正在嘗試建立氧化塘。所謂氧化塘就是利用自然地域把城市的污水匯聚到一個水庫中,通過自然降解,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氧化塘投入的成本遠遠小於污水處理廠,它可以緩解污水廠沈重的壓力。但是,畢竟氧化塘除污能力小於污水處理廠,並且應該建在城市的下風口,所以它只能作為污水處理廠的輔助除污設施。

  林處長說,在國外及我國一些省份,提高污水處理費和排污費也是解決方法之一。既然企業能夠自行解決工業廢水的淨化工作,所以,按照『誰排污,誰治理』的原則,市民也應該為生活污水交納污水處理費和排污費。目前市民每噸的污水處理費僅為0.5元,這還不夠處理一噸污水的費用,所以,可以在市民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地提高此項費用。同時,通過收費也可以加強市民環保用水的節約意識。

  同時,企業應該加強市場化運作,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外資投向城市污水集中處理項目,加快建設步伐,逐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運營管理市場化,形成產業鏈條。哈市污水處理正在嘗試走市場化的道路,供排水集團也正在多方尋求合作。保證污水處理的正常運行。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