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8日電 記者從15日在海林農場召開的黑龍江省青貯暨苜蓿種植現場推進會上獲悉,從明年開始,黑龍江省將大力推進『苜蓿奶』工程。預計到2010年,全省苜蓿種植面積將由目前的29萬畝發展到200萬畝,使每頭成母奶牛擁有1畝苜蓿,實現奶牛全年均衡飼喂苜蓿,從而進一步提高奶牛飼養效益。
苜蓿是飼喂奶牛的優質飼料。由於其營養豐富、產量高,被稱為牧草之王。苜蓿乾草的蛋白質達到22%%,二斤苜蓿乾草中的粗蛋白就相當於一斤豆餅。如果利用一般或較好的草地種植苜蓿,畝產乾草可達到450500公斤,粗蛋白畝產可達到90110公斤,而且苜蓿草當中還含有促生長因子,喂飼苜蓿可以提高奶牛產奶量和質量、減少代謝疾病。因此,苜蓿是發展優質高效畜牧業的重要物質基礎。
在種植方面,苜蓿對土地的要求不如糧食作物高,耐瘠薄、抗旱能力也很強。通常,苜蓿種植一次可以利用5年以上,每畝種植成本大約為200元。與糧食作物相比既省錢又省力。此外,苜蓿還具有固氮作用,可以培肥地力,減少土壤的水土流失,一般耕地、沙化土地及輕度鹽鹼化土地、優良草地均可種植。
目前,黑龍江省海林農場林用路邊、林邊、溝塘邊種植苜蓿,使全場苜蓿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500畝,平均每頭奶牛擁有半畝苜蓿地,既降低了飼養成本,又提高了牛奶的產量和質量。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該省能夠做到每頭奶牛擁有一畝紫花苜蓿兩畝青貯飼料,那麼奶牛的平均單產完全可以在現有水平上再提高一噸。每年僅增產鮮奶一項就可以使全省農民增收1500萬元,相當於新增加16萬頭奶牛。
目前,該省各地正抓緊制定苜蓿發展規劃,研究推進措施,並向農民傳授苜蓿種植、生產、利用的先進技術,提高養殖戶對苜蓿的認識。主管部門還將在資金上向苜蓿生產傾斜,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群眾和社會各界發展苜蓿生產。預計到2010年,全省苜蓿種植面積將由現在的29萬畝發展到200萬畝,單產由目前的每畝35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達到每頭成母奶牛擁有1畝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