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山特產品為何難『燦爛』
2005-09-20 09:33:4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周 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0日電 時下,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關注程度的日益增強,綠色食品在市場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的產量堪稱『全國第一』,由此,哈爾濱消費者更該得天獨厚地享用綠色食品,綠色食品產業也應順理成章地成為黑龍江省的支柱產業。然而,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綠色山特產品還難以出現在市民的餐桌上,銷售渠道不暢、盈利狀況欠佳的現狀制約著黑龍江省一些綠色山特食品企業的發展,使其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

  出口量整體下滑,價格戰影響整體利益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種植面積已擴大到3490萬畝,全省已經在13個縣(市)建立了20個國家級綠色食品大型標准化生產基地。截至6月末,全省綠色食品加工式企業已生產386萬噸,其中,綠色山特產品佔據20%以上的比例。然而,其市場銷售狀況卻處於內外交困的尷尬境地。據了解,雖然黑龍江省的綠色山特產品歷來倍受國外市場的歡迎,但在出口量上近年來卻出現了整體滑坡的趨勢。

  據伊春山菜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志剛介紹,在伊春地區分布著100多家大大小小的綠色山特產品企業,其中僅有四五家生產能力在千噸以上的企業,而生產能力在5000噸以上的企業只有『山菜王』一家。即便這樣,『山菜王』也依然難以突破市場和資金瓶頸。據孫介紹,在出口方面,山野菜在日韓很有市場,但由於受到匯率浮動等影響,近年來出口量有一定的縮減。

  孫還表示,在與外商的接觸中,伊春當地百餘家企業基本都是單兵作戰,不僅難以形成合力一致對外,反而相互打價格戰。結果,惡性競爭損害了大家的整體利益。為了得到國外訂單,一些成本低的作坊式小企業更是極力壓低價格,一旦成交後又由於產量不足影響了付貨,這樣不僅衝擊了本地有實力的企業,而且影響了本地企業在外商眼中的信譽度。如果這樣的現狀得不到明顯改善,出口量將會不斷地縮減;即便與外商成交,好東西賣不上好價錢,甚至賠本賣,最終所有企業的生存都會面臨危機。

  融資難也是眾多綠色山特產品生產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據孫志剛介紹,他想開發一種『開袋即食』的新型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但需要大量的資金購買新設備,目前尚有1000萬元的資金缺口,由於受民營企業貸款異常艱難的困擾,嘗試過各種融資渠道失敗後,新的項目遲遲沒有上馬。

  過高門檻攔去路,難登超市『主戰場』

  據記者了解,黑龍江省的綠色山特產品共有近百個品牌,然而,在記者走訪超市的時候發現,在家樂福這樣的洋超市內,只有兩個綠色山特產品品牌,其他一些本土超市內也僅有五六個綠色山特產品品牌,一些消費者也反映購買山特產品難的問題。那麼,公認的健康食品為什麼難登超市,進而難以走上市民的餐桌?就此,記者采訪了部分綠色山特產品加工企業。

  據黑龍江珍珠山有限食品公司總經理王樹海介紹,洋超市和本土大型超市一直是綠色山特產品企業渴望進入的『主戰場』,這對其品牌的展示很有幫助。在2002年沃爾瑪招商的時候,『珍珠山』就想進入沃爾瑪,但該超市的門檻兒實在太高了,進場費、節假日贊助費一年高達4萬餘元,企業便知難而退了。接下來,家樂福進入哈市時,他們也因類似的原因放棄了與其合作。

  由於不想放棄超市這塊陣地,他們便選擇了條件相對『優惠』的本土超市,然而,隨著本土超市在與洋超市的商戰中也逐漸學會了在供應商身上『榨取』利潤,進入本土超市的山特產品企業的日子便越來越艱難了。目前,已有企業萌生退出的想法。作為企業,王樹海希望供應商能聯合起來,與各大超市統一談判,降低進場門檻兒。哈爾濱市供應商行業協會秘書長徐術禪認為,供應商們要有主動聯合起來的意識,通過協會這樣的平臺,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對行業自律和營銷模式進行改進創新。

  缺乏市場營銷,只能賺取較低利潤

  據記者了解,即便作為綠色山特產品的資源大省,黑龍江省企業在東北地區只能賺取極低的初級加工費。而產品運到南方一些發達城市,采購企業對其進行再加工和包裝後,便以高於原料產地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出售,而且很有市場。

  黑龍江省一位綠色山特產品企業的老板給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以烏蘇裡江大米為例,在當地只賺取一點微薄的加工費,由於找不到市場,有的當地企業甚至連加工費都賠上進行外銷。可運到浙江省後,當地的企業只是加了個包裝,利潤就會成倍增長,且銷量十分可觀。據一家生產綠色山野菜的企業介紹,南方企業到北方收購山野菜的價格為4元/公斤,拿到當地出售時,價格則為8元/公斤,足足翻了一倍,而對方卻在營銷上做了很多文章。

  據有關部門介紹,黑龍江省綠色山特產品企業的發展暴露出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在企業大多規模小,缺乏長遠規劃,品牌雜,整體優勢不突出;一些地方企業重生產不重視營銷,對市場開拓重視不夠,營銷策略和促銷手段不科學,對提高自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沒有完整的思路和營銷策略,影響了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銷售渠道、網絡也不健全。雖然綠色山特產品是黑龍江省綠色食品中的精華,應該優質優價,可是有些企業沒有正確分析產品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市場定位失誤,留下了諸多敗筆。

責任編輯:朱丹鈺